贾瑝看着起身行礼的岳谦,
心说你们这些人高高在上太久了,
完全不懂也不在乎底层百姓的生活。
甚至连米多少钱一斤,盐多少钱,菜多少钱都不知道!
其实不只是他们,
或者说整个古今所有的朝臣都这样,
他们要的是大局,是数字!
这份奏报上的数字只要比以往好,
那就是一份功绩!
至于这份数字里面死了多少无辜,出了多少惨案,
他们并不在意。
在正轨的历史中,
千年以来,
能得仁宗称号并名副其实的其实就一位宋仁宗,
明仁宗则是在监国期间的功绩,
毕竟登基不到一年就驾崩了......
而更多的皇帝基本上都没出过皇城,
所谓责任更多是虚无缥缈的,
对于百姓的怜惜,真的会达到爱民如子的地步?
太上皇要的和乾庆帝要的其实都一样,
都是要名留青史,成就圣君之名。
太上皇要是晚年不求长生,不糊涂的六下江南,
他的圣君之名其实是可以保住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么急于洗白的缘故,
就是因为得到过圣君的名号,
现在哪里还舍得用其他的称号驾崩?
乾庆帝也一样,
革新吏治也好,改善民生也好,
最终的目的也是成为能与太祖高祖比肩的圣君。
在这个过程中牺牲多少,舍弃多少都无所谓。
但贾瑝拥有前世的记忆,
太明白这些人的本末倒置了,
得民心得天下,
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贾瑝抬了抬下巴,
南风上前扶起了岳谦。
看着这个一脸激动的岳谦,贾瑝叹道:
“百姓要的并不多,只不过是吃得饱穿的暖罢了。只要还有一丁点的活路,都不会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所以新法不是不好,而是忽略了最基础的百姓。”
“比如按照方才说的,本侯只要养寇,那么不管什么时候本侯都是有功绩的。甚至可以让人假扮乱民屠灭一个村子,然后快速‘抓捕’住这些乱民。”
“朝廷是很难分辨这件事情的,就算是派人过来调查,本侯也有办法遮掩过去。但事情是瞒上不瞒下的,瞒的了朝廷,却瞒不过本地百姓。”
“当百姓一直在这种朝不保夕,水深火热的生活里提心吊胆,先生觉得他们最后会如何?更别说眼下这个连续天灾人祸的时间里了!”
“陛下属意这个新法,革新吏治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却是另一方面,那就是巩固皇权!将六部的权能削弱,让皇权成为至尊!难道先生不明白?”
岳谦的脸色越来越白,
任哪一个呕心沥血十余年改善新法的有志之士,
在听到全盘被否决的时候都会信念崩塌的。
岳谦闭上眼睛深吸了几口气,
随后强忍着颤抖说道:
“侯爷既有如此见识,想来也必然有解决之法!还请侯爷赐教!”
贾瑝摇了摇头笑道:
“如果先生的人缘好一些,会迂回一些,新法之事还是有办法的。毕竟有一句老话说的好,成事在人为,败事在为人。唔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