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更没得说了。
“为什么非得让132厂去搞F-4?我们112厂技术实力更强,基础更好
112厂的王南涛看着杨宏。
满脸不解。
112厂希望得到的不只是米格-21跟米格-23。
还有F-4。
用米格-21跟米格-23的技术来升级跟改进歼-8。
再融合一些F-4的技术,可以让歼-8的性能进一步提升.
420把两个厂当成人才供应基地,让他们接受红星轧钢厂淘汰的技术人员
“因为你们人员不够。大家都是属于国家的,谁搞出来的技术,都是国家拥有了这技术……”
杨刚很认真地说道。
可王南涛却没有这样的感受。
心中鄙视不已。
你倒是这样说,红星轧钢厂也是属于国家的,可你们搞出来的技术也没说让我们免费分享不是?
王南涛也就只能在心中腹诽。
可不敢当着杨刚说这事儿。
“其实也很简单,你们专心搞这个,可以更快地搞出来更高性能的战斗机,用来提升空军跟海军航空兵的实力。132厂基础本来
就不是很好,利用这样的机会,从头搞西方技术标准,也不会影响什么不是?”
杨刚苦口婆心地说道。
总不能告诉王南涛,我其实担心自己出手,最后变成了沈洛马,成霍~伊吧。
要真的那样,歼10跟歼-20红星轧钢厂是可以拿出-来。
基础配套呢?
王南涛看着杨刚,半信-半疑。
他弄不清杨刚的真实想法。
“哟,王厂长也在啊。”
正在这时候,熊东林跟着唐主任走了进来。
冯磊跟在后面。
看着杨刚办公室里的王南涛,一点都不意外。
他们都知道了消息。
112厂不可能不知道消息。
“正好,你们都在这里,我就说说自己的想法吧。这些战机,都是为了测绘仿制,不过,仿制的战机,估计空军跟海军航空兵都不会太瞧得上……”
杨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就是一个搞西方技术标准,一个搞熊式技术标准。
红星轧钢厂来融合两种技术标准。
然后呢,红星轧钢厂又通过技术支援等方式,再提供更先进的技术给两家。
如此一来,就整合了国内最顶尖的战机科研力量。
分工合作。
毕竟,融合了两种技术标准的技术,不管哪一种,都是可以兼容的。
“杨总这主意好!这样一来,我们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提供更先进的装备给部队
熊东林谨记唐主任的嘱托。
杨刚的提议,确实不错。
也是目前最合适的。
“确实不错,不过技术人员这块……”
王南涛考虑的要多一些。
他们一直都在往外面的兄弟单位以及新筹建的飞机厂提供技术跟人员。
没想到有一天,会由别的单位提供技术给他们。
“直接调技术人员,那样更快能整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