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粮,明年的种粮情况又如何?」
「六月以来暴雨,到如今三个月时间,朕堂堂山东巡抚,一省青天老爷,报上来的居然就一句不计其数吗?」
「这等不计其数之语,放个黄口小儿都能上奏,还要他一个山东巡抚在这里做婴儿之语吗!」
朱由检越说火气越大,气得一拍桌案。
这等虫豸,真真彼其娘之。
就算朕愿意相忍为国,你也实在望之不似人类。
「去,山东巡抚李精白治灾一事庸碌无能,贴绿一次。」
高时明听令行事,来到文华殿阶下职官屏书上,将一条绿色布条贴到山东巡抚李精白的浮本上。
众臣都是科考精英,居然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贴绿的意思,顿时相顾悚然。
两件事讲完,殿中的气氛已经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是投机丶清算丶切割所交织出的狂热与躁动。
现在,则是一种惴惴不安的敬畏与审视。
这,才应该是天子临朝的模样。
历史上崇祯初期就是太轻易被这股风潮裹挟,以至于被文臣侵蚀了天启收拢的事权。
用晓明哥的话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站上道德高地继续肆意开火。
「尔等前面所劾,朕都已知道了。」
「但如今国事弊微,怎能事事以党争为先?」
「陕西欠饷,军卒卖儿鬻妻,山东水灾,生民颠沛流离,这等事情,为何全都不放在心上!」
「出列弹劾者十七人,其中甚至有六人位列阉党名录,难道以为朕不知道吗?」
「切割丶投机丶清算!朕看透了尔等的用心!」
「只是,不知这满朝公卿,究竟几人忧国,几人忧己?」
【本章史料丶挪用】
1.明朝实行96时刻制,如寅时(3~5点),寅初就是3点,寅正就是4点,每个小时有4刻。所以寅正二刻就是4点30分。——《「时辰」丶「刻」与「小时」》,作者马乾
2.常朝流程参照《明代朝仪述略》,作者许冰彬。文官在从右掖门而入,武官在左掖门。午门鼓响,锦衣卫丶大汉将军进入,午门钟响,群臣自午门入丶过会极门,在文华殿前列班行礼,然后升殿议事。
3.以折色救灾,是明朝惯例,山东这件事最后没记载怎麽处理(好像就只是报个灾)。但天启七年二月,巡抚凤阳郭尚友灾伤改折疏就是这样实施的。
4.丁忧即父母死,官员要回去守孝二十七个月。夺情就是皇帝下旨,以国事让你不尽这个「情」,继续做官。这是大明党争经典工具。
5.世宗皇帝,就是嘉靖,他确实很聪明。
6.出列弹劾的这些人都是史实记载的,其中三人后面位列阉党。
7.最后,关于明朝经济这块,我还没想好要写多详细,这东西可详可略。略起来反正军饷就是白银+粮草,有问题就就找户部尚书。真实的话北京就有工部节慎,太仆常盈,户部太仓,皇帝内承运库四个财政中心。陕西的军饷也不全是来自户部太仓银,还有的来自四川丶陕西本地丶湖广等的民运粮税……
(本章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