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免费阅读 >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998章 元佑大典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998章 元佑大典(第2页/共2页)

死后,一直以来就是以政治愚蠢和反应迟钝着称。

    偏吴安持案后,迅速低头服软。

    这背后,肯定是有人劝说的。

    而且,此人必定和吴家的关系,亲密非常。

    不然,吴家人是听不进去的。

    总之,刘奉世自从被贬后,就是一副非常想进步的样子。

    赵煦自然是胸襟开阔的。

    他自也就原谅了刘奉世当年在朝时的不懂事。

    迅速接纳了这个旧党叛将。

    元佑二年,刘奉世就自随州迁襄州,随后升为提举荆湖北路刑狱公事。

    今年正月刚过,再次下诏,拜其为荆湖南路转运副使兼知潭州。

    让他去给蔡京当大后方,负责广南西路与交州开发的物资中转丶钱帛输入丶蔗糖北上等事。

    同时,这也是给刘奉世的测验。

    看看他是否真心投靠,真的愿意成为赵煦的爪牙。

    赵煦可不想,召回一个和他的新政唱对台戏的守旧派。

    话又说回来……

    赵煦看向文彦博,嘴带笑容,赞道:「太师,不愧是四朝元老,国家柱石!」

    「胸襟之开阔,足可为天下典范!」

    文彦博听着,当即答道:「老臣受恩深重,为天下社稷,为祖宗大业,为陛下……那些许委屈,不过些许风霜而已!」

    说着,老太师就很装X的弹了弹袖子。

    赵煦见着,顿时笑了起来:「太师,胸怀天下,腹有社稷,朕实钦佩!」

    须知,刘攽也好,刘奉世也罢。

    和文彦博,严格意义上来说,都算有仇。

    刘奉世当初被贬,就是因为他和吕陶丶上官均等人,上书说什麽『文太师以后就不要上朝了』。

    搞得文彦博发了脾气,最后还是赵煦亲自下场,才哄了回来。

    刘奉世因此被贬。

    至于刘攽……

    满朝大臣,他都送了绰号。

    文彦博岂能没有?

    而刘攽给文彦博送的那个绰号,着实是有些杀人诛心——八十四。

    为什麽?

    这就要提起这个绰号的来历——当初,刘攽在帮着司马康给司马光料理完后事后回朝,被赵煦命为中书舍人。

    刚好碰到了,古灵四先生之一的郑穆请求致仕。

    刘攽见了郑穆的致仕书,就管不住自己的嘴,问同僚钱勰——郑学士今年高寿啊?

    答:七十有三。

    刘攽当时就说了:七十三,还很年轻嘛,学士还是等八十四再来致仕好了。

    恩,朝廷之中只有一个人,寿八十四,依然深度参与朝政,甚至隔三差五去都堂摆一摆他平章军国重事丶四朝元老的架子——文彦博。

    偏,朝廷真的没有批准郑穆的致仕请求。

    改而拜其为扬王丶荆王府赞善兼国子监祭酒。

    此事之后,朝野就都说了——七十三致仕为何不许?盖有八十四在朝!

    久而久之,好多人提起文彦博,就用八十四代指。

    文彦博能不气刘攽?

    但,文彦博这个人,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分得清大小王,善于唾面自乾。

    不会和其他人一样,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非要借题发挥,耍耍威风。

    而文彦博,别看平日里总是摆谱。

    但关键时刻,他懂退让,知进退。

    这样的忠臣,自然当赏!

    而且,得是重赏!

    赵煦想了想,对文彦博道:「太师当知,朕自即位以来,就曾誓言,欲聚天下学者,收古今图书丶珍本,编为大典!」

    「此典当合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丶地志丶阴阳丶医卜丶僧道丶技艺之言,尽备辑为一书!」

    文彦博听着,呼吸急促起来。

    这可是赵煦从元丰八年开始画到现在,都没有落实的大饼。

    亦是他文彦博孜孜以求的事情。

    奈何,此事天子一直只是说,从未见过他要付诸实际。

    难道……今日……

    不止文彦博,张方平丶冯京,乃至于陪同的苏颂,也都是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没办法!

    文臣三不朽。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而赵煦画出去的那个大饼,直接击中了每一个文臣士大夫的软肋。

    没有人不动心的,也没有人能经受得住这种诱惑。

    便只听着赵煦微笑着道:「过去,因国用匮乏,府库吃紧,朕之大愿,一直没有落实的机会!」

    「如今,幸得上苍之助,臣僚用命,府库渐盈,朕以为此事可提上日程了!」

    说着,他就走向文彦博,握着老太师的手,道:「不知太师可愿,代朕主持这『元佑大典』呢?」

    文彦博当即就激动的要俯首行礼,赵煦赶紧扶住他:「太师不必行礼!」

    「只需与朕说,愿与不愿?」

    文彦博那里不愿呢?

    当今就点头如捣蒜:「老臣……谢陛下隆恩!」

    「善!」赵煦颔首,对文彦博道:「如此,朕便拜太师为提举元佑大典编修使!」

    「并出封桩库钱,在汴京城中,设『元佑大殿书馆』,出崇文院中所藏孤本丶古籍丶善本。」

    「并诏天下藏书之家,鼓励天下士人献书,以备此盛世!」

    「此外……」

    「张节度丶冯节度……」他看向张方平丶冯京:「还有苏相公……」他的视线最终落在苏颂身上。

    「不知三位相公,可愿协助太师,共襄此盛事?」

    三人立刻伏地而拜:「臣等恭谢皇帝陛下大恩!」

    「善!」赵煦点头:「那朕并授两位节度为『同提举元佑大典编修使』,授苏相公为『提举元佑大殿编修副使』,与太师共襄此事!」

    「天下学者,朝中官员,凡太师及两位节度丶苏相公,以为可助元佑大殿编修事者,六品以下,无须请旨可直接调任元佑大典编修局,六品以上,虽需请旨,但原则上,朕将许之!」

    元佑大典,可不止是个大饼!

    同时也是,赵煦的阳谋!

    一个,用来清扫朝中丶在野的顽固守旧派以及可能威胁到他将要进行的改革举措的大臣的阳谋。

    简而言之——谁拦赵煦的路,赵煦就可以暗示文彦博等人,将之调任元佑大典编修局去修书。

    而这样的一部煌煌巨着,想要编修完成,并且赢得天下赞誉,得花多少时间?

    十年?

    二十年?!

    十年丶二十年后,当这些人胡子发白,终于走出元佑大典书局的时候。

    天下情形早就翻天覆地了!

    偏,他们还说不出什麽话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