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于是,她下意识的就代入了,熙宁丶元丰时代的角色。
彼时,每有外臣入对,而她又恰好在场。
即使那外臣是她所厌恶的王安石,向太后也会尽可能的给那外臣在先帝面前说好话,扮演一个贤后的角色。
便轻声道:「六哥,吕知杂虽有过,但其一片赤诚可嘉也!」
「不如,便就此从轻发落罢!」
她的话虽然很轻,但却依旧清楚的传入了殿上的吕陶耳中。
让吕陶顿时燃起希望来。
御座上的天子,在听了太后的劝说后,可能火气也降了些,扭捏了一下,就扭头道:「母后所言,我何尝不知?」
「然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御史台,乃风宪之司,执我家法之地也!」
「理当遵祖宗法度,用圣人之道,而行谏讽纠劾!」
「昔仲虺言汤之德曰:改过不吝!孔子论一言而丧邦曰:惟予言而莫余违!」
「自皇考弃天下,朕临危受命,承祖宗之宗庙,社稷之重,常恐年幼无知,举止失措,以羞皇考之德,于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夙兴夜寐,不敢忘天下之困苦!」
「乃节俭自用,关心民生,一日不过三餐,所食不过宫中自种之菜肴;四季常服,皆母后丶太母,亲手所织!」
「不过是期天下臣民,知我国家之难,而与臣僚百工,勠力同心而已!」
说着,御座上的天子就站起身来,走到那丹壁之前,隔着御栅,看向吕陶。
吕陶也抬起头来,眼中含着泪水,满心愧疚,满心的自责。
概因,天子所言,不仅仅是一片真诚,叫他动容。
所述之事,也都是朝野共见的事情。
这位陛下,年纪虽小,却是真的愿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且所行所为,皆合圣人所教,士大夫所倡。
旁的不说,汴京学府一期丶二期,售出之钱,数以百万贯。
但,这位陛下分文未取。
除了一期有一半的钱,用在了在宫中后苑营造奉养两宫的宫阙外。
其他的,都用在了文教之事上。
太学丶武学丶算学丶律学,皆赖此而兴。
不久前更下诏,要求开封府在京中择址,建立一座开封府官营藏书院。
其经费,用的是汴京学府所得之钱。
第一次就拨下了十万贯!
据说将来还要分次下拨百万贯。
以此建立一座,向天下士人以及官员,提供借阅丶抄录的公共藏书院。
此外,地方州郡的书院和州县的州学丶县学,现在也都有着朝廷拨款了。
虽然数量不多,分配下去,每州一年也就几百贯。
但其兴学兴教之赤心诚恳,无可指摘。
对于百姓丶民生,这位陛下的关怀,同样有目共睹。
有宋以来,这样的天子,还是第一次出现!
即使仁庙,也远远不如——吕陶是皇佑四年的进士,他经历过仁庙时代,自然知道,坊间所称颂的那位官家,实际上是个什麽样子?
吕陶听着,巍颤颤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