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照顾这些人,本来就是赵官家和开封府的本份。
倒不是说赵官家们忽然变善了,一下子就孔夫子附体,全身都被仁义忠恕所灌满了。
而是这个事情有利可图——
这些老人死后,其财产统统都是赵官家的!
不然,你以为,这汴京店宅务那数千个邸店以及成百上千的商铺是怎麽来的?
店宅务所拥有的房产,至少有三成,都是户绝财产。
所以,赵煦在雇佣工匠,给难民中的青壮提供一个职业教育的机会,也不是在单纯的做好事。
既是他在现代留学,知道产业工人的教育和培养,是重中之重!
大宋手工业,想要更进一步,就离不开大量技术工人的供给!
同时,这些青壮,得了他的恩惠,成了学徒。
自然是要签契书的。
学成之后,他们去什麽地方工作,自然是赵官家说了算。
这样,赵官家就可以客串一把劳务派遣……恩,如今应该叫牙人。
而牙人可是能两头吃的。
便连剩下的难民,赵煦也不会叫他们白白占了自己的便宜——明年开春后,可以介绍他们到城外的工地以及城内的堆垛场去抗包。
妇女则可以去纺织工坊或者去当厨娘丶婢女丶洒扫的健妇。
如此一来,汴京工价,自然是涨不起来的——你不干?
有的是人干!
……
钱勰在宫中对奏的时候。
汴京城的新宋门以东二十里,积雪还未清扫乾净的官道上,却走来了一队仪仗。
数不清的仪牌高举,更有一柄清凉伞,立在队伍中。
顿时,引起了在这官道一侧的驿站中的官吏们的瞩目。
「也不知是那位宰执回京?」
有人眺望官道上的仪牌,努力的辨认着上面的文字。
然后他念出了上面的文字。
「观文殿大学士……」
「福建观察使……」
「判泉州军州事!」
「提举泉州市舶司!」
「特进丶守司空……润国公!」
「蔡!」
「是前宰相蔡相公回朝了!」那人惊呼出声。
哪怕他守在这新宋门前的驿站,见惯了各种大人物。
但对于润国公蔡确这位前宰相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的。
无它!
当代大臣,能如润国公般,得当今天子幸爱丶亲近的也是屈指可数。
没办法!
蔡确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个得天子特旨,出判桑梓,牧狩一方的前宰相。
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蔡确的圣眷,跻身于晏元献公丶韩忠献公等先朝名臣之侧。
更不要说,这位前宰相在福建一任就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