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免费阅读 >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一十六章 战局(2)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一十六章 战局(2)(第2页/共5页)

/>     像是赵思忠就是木征。

   
    这可是唃厮啰的嫡长孙!也是董毡死后,吐蕃法理上的真正合法继承人。

   
    当年王韶开边,赵思忠打不过,就带着他的兄弟六人一起投了。

   
    六兄弟当年光是带过来的丁口就有三四万,牛羊牲畜数十万头。

   
    先帝给其兄弟六人一一赐名,然后封官许愿。

   
    包顺、包约兄弟,就更是熙河路的第一大豪族,熙河路今年给他们编户齐民,登记造册。

   
    最后,统计得出整个熙河路,姓包的有差不多二十万!

   
    虽然,这是老弱妇孺一起相加的结果。

   
    但熙河第一大族,包家是毋庸置疑的了。

   
    其他人虽然没有赵思忠兄弟、包顺兄弟这么强。

   
    但也都是有自己的武装的。

   
    哪怕是去年才归义来的仁多保忠,他当初就带了数百心腹,逃来大宋。

   
    这将近一年来,西贼那边不断有人过来投奔于他。

   
    于是,渐渐的也拥有了差不多一千五百人的精兵。

   
    在向、高两位国亲的保举下,当今官家于是在今年四月,拜其为会州巡检使。

   
    这些蕃官,在大宋本来就相对自由。

   
    其地位类似羁縻州的土官,几乎人人都在官方的正式官职差遣外,还带着一个充本族军都使或者军都副使的头衔。

   
    这就是朝廷,允许其在其部族内部,沿用部族习俗与传统来处置相关内部事务的许可。

   
    一个个都是国中之国。

   
    向宗回、高公纪履任熙河后,棉庄与这些人就充分的捆绑了在一起。

   
    每一个熙河蕃官,都是棉庄主!

   
    哪怕是去年才投过来的仁多保忠,也在兰州附近带着人赶在春耕前,开垦出了一千多亩棉田。

   
    所以啊,这些人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苦哈哈的蕃官了。

   
    都是奢遮人家!

   
    论财产恐怕不输汴京的富贵人家。

   
    因为,如今熙河各地的棉田,基本已经采摘完毕了。

   
    第一批采摘的棉铃,已经被向、高两位国亲,装车送上运往汴京的道路。

   
    总计有一万多斤的棉铃,听说足足装满了三四十辆太平车。

   
    这些棉铃现在应该已经到秦凤路了。

   
    而后续采摘的棉铃,正在陆陆续续的通过从秦凤路、永兴军等地押运粮食的青壮民夫们,押送着踏上返程的道路。

   
    向、高两位国亲,现在都已经专门去负责做这个事情了。

   
    估计,最终所有棉铃加起来,应该有几十万斤。

   
    价值保守估计在百万贯!

   
    像包家的那一万亩棉田,就起码能拿到十万贯!

   
    想到这里,赵卨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温柔了许多:“诸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