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赵煦就抬头看了看,这大相国寺最让人啧啧称奇的‘反宇’结构。
果然!
殿宇之上的瓦头,全部仰起来的结构,这个结构导致了整个大相国寺的殿宇瓦片,呈现出中间凹凸,四周高企的外观。
于是,就连当年的建筑大师俞浩,也曾百思不得其解——每至其下,仰而观焉,立极则坐,坐极则卧!
完全没有搞清楚这是怎么办到的。
赵煦又看向院墙四周。
并没有积沙的痕迹!
于是他微微颔首,这是清汴司的功劳。
在过去,汴河每年都要清淤,所以熙宁年间,大相国寺的院墙四周‘积沙及至屋檐’。
而且,不止大相国寺如此,整个汴京城到处都是这样。
于是一旦出现大风,则‘风吹沙度满城黄’。
导洛清汴后,随着汴河淤泥被洛水冲走,再也不需要清淤。
汴京城的市容市貌,为之一变。
市民再也不需要吃沙子了。
而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因为李定的原因,清汴司被废黜。
没几年,汴河就再次淤积。
全城人再次跟着一起吃沙子。
赵煦亲政后,不得不再搞一次导洛清汴。
仅仅是这一条罪名,李定就该被流放!
“陛下……”韩忠彦来到赵煦面前,请示着:“相关典仪,皆已于资圣阁中齐备……”
“还清陛下移驾资圣阁!”
赵煦点点头:“韩尚书请带路……”
loadAdv(7,3);
韩忠彦躬身一拜,便亲自为前驱,领着被御龙直护卫的赵煦,向前而去。
大相国寺非常大!
从大三门进入,越过二三门,就是一条不亚于宣德门前的御街的大广场。
这里也是每月万姓交易之地。
广场两侧,是大相国寺的大雄宝殿与仁济殿。
这两个地方是平民百姓烧香祈福之所。
继续向前,在广场尽头,是金碧辉煌的弥勒殿。
弥勒殿中,高达数丈的弥勒佛金身塑像,微笑着迎接四方来客。
穿过弥勒殿,又是一个大广场。
其中遍栽着各种树木,遍栽着种种奇花异草。
在广场两侧,有着文殊、普贤两阁,是汴京城权贵们烧香祈福之地。
而皇室,自然是高卧于九重天的资圣阁。
于是,资圣阁建在大相国寺最深处,也是这个第三广场的尽头。
资圣阁是汴京城最高的阁楼,与朝云宫的登云楼并为汴京最高阁楼建筑(最高的塔楼则是开宝寺的大铁塔)。
赵煦在韩忠彦的陪同下,步入资圣阁。
一尊又一尊的黄铜铸造的罗汉铜像,便映入眼帘。
赵煦面朝着这些陈列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