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免费阅读 > 正文 78 第七十八章 量子靖难(修女诸生、调查……

正文 78 第七十八章 量子靖难(修女诸生、调查……(第1页/共5页)

    对于这汉王朱高煦的囚禁问题, 老朱不做评价。

    随便吧,都可以,爱咋咋地。

    他精准提炼出自己关心的内容:“这黎利, 不就是后面把宣宗打到议和的人吗?原来永乐16年就在搞事了?咋滴,这件事你没有解决掉?斩草不除根, 春风吹又生!”

    朱棣千言万语,只有一声叹息。

    谁能知道,在自己朝廷的跳梁小丑,到了后来, 竟成了气候了呢?

    便如那瓦剌一般啊。

    【靖难起兵的那帮功臣将军里, 是有不少人, 想让朱高煦当皇帝,淇国公丘福甚至直接进言过。

    一起扛过刀、一起挨过枪。朱高煦神勇、朱棣自己又是不正常即位,打破宗法制,呼吁非嫡长子继承, 军人要求一个偏向武功的皇帝的想法,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丘福。

    老朱在回忆这个人:“那不是朱棣你的前军主帅吗?”

    他冷哼一声:“飘了吧,国本之事, 也是一介将军敢于掺合的吗?”

    说话之间门,老朱的目光, 不禁扫向在场的四个将军。

    四个将军连忙用最诚恳最忠厚的目光,回看老朱, 齐声说:

    “国本之事, 咱们这些武夫懂得什么, 自然是陛下一言决之!”

    老朱满意了,又转出一个笑脸来,亲热热说:“咱自然是知道, 你们都是识大体的!”

    将军们唯唯笑着,心中想道:

    这不是废话吗,不识大体的,不都被你送下去了吗。

    但他们还是有一丁点的羡慕的。

    这丘福,也不知道在那永乐朝,是多么的快活安全,竟敢就此掉全家脑袋的事情畅所欲言,真是……真是物以稀为贵啊!

    【朱棣自己也犹豫,登基了也不立刻立太子。

    有则广为流传的名言,说朱棣后来和何福对峙时,鼓励朱高煦:“勉之,世子多疾”。

    它最早出自《姜氏秘史》,朱棣摸着儿子背说:“儿当再战,吾力疲矣,世子多疾,天下若定,以尔为太子。”于是高煦殊死战,竟败诸军。】

    朱棣和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禁目瞪口呆。

    朱元璋脱口而出:“怪不得丘福如此胆大妄为,原来,是你带的好头,你不会还当众说了这句话吧!”

    【可信度是需要打问号的,作者正德朝进士,江西人,里面也是偏向建文帝的记载。

    其塑造的朱棣,是一个穷途末路需要卖太子之位来收买儿子的形象。而盛庸(这里的功劳也给了他),则是吃亏在这种不择手段下才败的。

    别的不说,这朱高煦救朱棣又不止这一回,前面危险的事情也多了去,何必到了靖难都快结束,南京近在眼前,胜利在望时再打这种鸡血?】

    朱棣松了一口气,暗暗擦擦自己的冷汗。

    还好,还好。

    “既然是可能,那就不存在!”他理直气壮,“儿子怎么可能说这种话!

    【较为客观的朱棣考量是出自他本人的实录这两段。

    1、永乐元年4月,周王上表请封太子。朱棣回答他,弟啊,之前朝臣们也提议了,我没应。太子虽仁厚,智识未充,“行业未广”。还得再教教,学有所成再立也不晚啦。

    2、永乐元年10月,朱棣说:舜长于民间门,躬亲稼穑,尧都要test之。我现在命朱高炽在北平亲自处理庶务,就是想让他知道你们当臣子的有多难。

    我以前在凤阳民间门事无所不知,后来又去塞外和士兵同甘共苦。不亲身经历,只从书上吸取前人教训,终归隔了一层纱。

    再一年,永乐2年4月,册立皇太子。】

    朱棣听到这里,不禁拍案:“这就是我的想法!这和我现在的想法,也完全不谋而合啊!爸爸,你看,这就是对的,你教育我们的方式,就是对的!”

    老朱被这么一说,也是脸露欣容:“自然,咱的教育方式,还有什么可挑剔之处吗?”

    他说完之后,本是志得意满地扫视周围一圈。

    而后——

    烧纸的朱允炆。

    瘫坐在椅子上的朱棡。

    就等着他夸的朱樉。

    老朱:“……”

    【总体来看,这波属于鸡娃观念有差。朱高炽以前是按着燕王世子的规格培养的,和未来的一国皇帝肯定不能同日而语。

    且靖难期间门守北平,身旁一直有“女诸生”之称的徐皇后看护,事事可以请教之,朱棣现在想让他学会独立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