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全部章节 第 471 章(第1页/共5页)

    “匈奴曾经的左谷蠡王这么厉害?他与兰氏密谋背叛好像是……”阿丽同伸手一掰, 语气变得越发质疑:”两年前的事儿吧!”

   
    西域虽对匈奴左部的事情不太了解,但是单于“叔慈侄爱”,“兄友弟恭”, “父慈子孝”的新闻闹得过于抽象, 以至于离事发地较远的西域都在疯狂吃瓜:“没想到鲜卑扶余跪得这么快。”

   
    “跪?”安归亚对弟弟妹妹的无知感到好笑:”不过是趁汉匈大战打了鲜卑一个措手不及。经此一遭, 鲜卑人在王庭那儿的价值又翻了几倍, 连带着被鲜卑压榨的扶余都喝到肉汤。”

   
    对于已经叛出匈奴的伊稚斜而言, 打不打鲜卑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打了,鲜卑人肯定恨死他, 连带着匈奴王庭都会支持鲜卑重拳出击;不打, 他又没有地方发展个人势力。要知道鲜卑人占据了东北部的最好草场与盐湖。他要不拿鲜卑之地,被迫上车的兰氏肯定立刻跳反。

   
    至于肃慎……

   
    呵!

   
    你当是现代啊!有改良的种子发挥黑土地的最大潜力。

   
    没有改良的稻谷、麦种,没有从美洲引进的土豆玉米,南亚引进的红薯, 黑土地在肃慎那儿就是一块普通的地。

   
    更别提黑龙江的气候与日照限制谷物一年一熟。

   
    现代能用温室大棚解决谷物的一熟的难题, 但也只能用于水果的冬季供应, 否则光是电力开销就够政府破产清算。因此从环保和性价比的角度来讲, 让东北负责夏秋的粮食,山河四省负责春冬的粮食是最稳妥的, 并且在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珠三角平原也有一个耕地红线并常年种着多熟的作物——因为靠近温暖带的粮食可以一年两熟, 三熟。一旦作为供应区的东北和山河四省出现天灾,那么南方就会开启抢种模式, 争取靠这些作物撑过天灾。

   
    所以在伊稚斜把肃慎拿下, 摩拳擦掌地翻阅肃慎的棺材本时,他内心如死水般再无波澜——

   
    给伊稚斜些宁古塔和云顶天宫(长白山)的小小震撼。

   
    如果刘瑞知道他的内心所想,一定会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伊子,这里头的水太深, 你把握不住,你让叔来,你看叔是怎么把握。”

   
    虽然现在的宁古塔……啊不!是肃慎没有种粮的价值,但是等他一路向北,跨过那道白令海峡并抵达可爱的北美大陆后,不就没有缺种的难题了?更别提有人参油田,天然气在,他还可以输出药酒,煮海盐以拿捏匈奴。

   
    所以说是伊稚斜不懂宁古塔的美,不晓得宁古塔的发展潜力有多可怕。

   
    “也是因为缺盐的问题让匈奴内部闹得太狠,所以王庭先后派了五批使者请大汉增加边境贸易的盐交易量。”安归亚露出苦笑:“右贤王部比王庭稍好,除了找西域‘借’盐,也向大汉乌孙购买粗盐。”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