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六百一十六章 既济丹第1页/共1页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正文卷第六百一十六章:既济丹随着记忆疏离渐渐生效,那些属于张玄清的记忆也被剥离了出去。

    李逸回顾着那些记忆碎片,眼神淡然。

    通过张玄清的记忆,他解开了不少疑惑。

    比如当年雍正的死,并不是因为服用既济丹,因为李逸看到了丹方,里面都是些无毒的药材。

    丹方里记载,这道丹药药用到烤酥的嫩鹿茸三两,牛膝、肉苁蓉各一两半,用高度酒浸泡一晚,也就是12小时。

    还有一两半的干地黄,先用酒泡半个时辰,再上锅蒸熟。

    当归也要一两半,去芦后酒泡一晚。

    以及一两半的柏子仁,一两半的沉香,一两半的茯神,一两半用酒浸泡一晚的枸杞。

    一两半微微炒过的酸枣仁,一两半炒熟的山药。

    还有一两半的远志,用半两甘草一起煮熟。

    二两半的附子,炮制后去皮脐。

    把这些材料全部焙干以后,一起碾成细末,搓成枣肉丸,既济丹就做成了。

    吃的时候,也只需要在吃饭之前,用温酒盐水服用下去就可以了。

    这些药材基本上没有什么毒性,长期服用即便没有益寿延年的效果,但起码吃不死人。

    通过张玄清的记忆,李逸也知晓了背后的内情。

    原来当年张太虚他们压根就没打算给雍正炼制真正的金丹。

    他们只是随手用一些温补的药材制作了这种既济丹,来糊弄雍正。

    而其他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是在利用皇家的资源,白嫖各种材料,来尝试炼制传说中的九转金丹。

    但一直到他们被驱逐出宫前,他们也没能炼制成功。

    至于雍正的死因,其实是因为长时间过度劳累导致的心肌梗塞。

    当时闻讯赶至的乾隆也是以为雍正是因为吃了金丹而死的。

    张太虚见状,只好说明了实情。

    虽然欺君之罪也是死罪,但如果这么杀了张太虚他们,也就坐实了雍正被方术道士迷惑的事实。

    皇帝被臣子欺骗不算大事,还能夸一句宅心仁厚。

    但被方术道士欺骗,那就是昏庸了,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背负昏君的骂名。

    于是,乾隆只能下了那道上谕,把张太虚他们驱逐出了圆明园。

    但这口气不能不出,乾隆就把气撒到了道教的头上,对道教宗门大肆打压,天下道统也迅速衰落。

    民间传言雍正是死于服用金丹,各大道教宗门不敢解释缘由,有苦难言。

    而张玄清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被安排进京的。

    他的任务,不是替天下道门求情,他也没那个本事。

    张太虚安排他进京的目的,就是通过他的一手精湛的药膳手艺,一点点的改变乾隆心中对道教的成见。

    张太虚对乾隆很熟悉,知道绝对不能表现出一丝想要改变上意的想法来。

    他只能先安插一个能在乾隆眼皮子底下,又不至于让他想起雍正之死,惹他厌烦的人,来让乾隆看到道门的好处。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或许会耗费张玄清一辈子的时间。

    但对于一个传承千年的教派来说,几十年的时间只是弹指一挥。

    历史上各个教派的纷争,也是以朝代为时间计量单位的。

    区区几十年,和一个弟子的一生,是绝对值得付出的。

    不过李逸是知道后续的,乾隆为了维护统治,心肠是很硬的。try{ggauto;} catch(ex){}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