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开设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扶苏带领大军返回咸阳时已经将近十一月份了,秋收已过,天气逐渐转凉。
他回到咸阳后便接替了嬴政的工作,处理政务以及忙碌大小国事。
首先便是燕云十六州的整合。
燕云十六州如今已经属于大秦的版图,这是宋国割让出去的土地,已经公然向外承认过的。
不管百姓们的愿不愿意,他们都已经算是秦人了,不再是宋人。
但实际上百姓们也没太大抵触。
百姓们在国破疆土被占领后之所以会无比痛恨侵略者,原因在于兵祸。
士兵屠戮掳掠百姓,才激发了百姓们的仇恨心理,然后又有爱国情怀在前,双双糅合之后便成了国家之仇。
这是战争心理学最基本的知识。
所以扶苏攻下燕云十六州后所推行的怀柔政策,无疑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根本上杜绝了百姓的反抗。
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并不是很在意是谁来统治自己,最在意的还是各自的生活与家庭。
秦国也是一个中原国家,又不是异族,而且收取的赋税依然维持原样,军队的作风也没得说。
一切和他们原本的生活基本没差。
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要反抗秦国?
要知道扶苏虽然规定军队士卒不准对普通平民动手。
但一旦拿起武器,那就是敌人!
到时候即便被杀也怨不得人。
燕云十六州的财富被扶苏迅速整合,并且源源不断地朝秦国运回来。
秦王宫,行宫。
扶苏和众多大臣正在看着04一份份财政报表,然后相互进行交流讨论。
财政报表是一个国家状态的最好表现,秦国的财政自开战后就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一直入不敷出。
但现在不但所有赤字全部补足,还有极多的盈余,多了许多可支配的财富。
“果然战争才是国家发展最快的途径,一次战争获胜后的利益就顶得上我大秦十年的财政收入。”李斯看完手中的报表后不禁感慨道。
他辛辛苦苦经营国家财政、促进各地商贸,但却比不上一次战争所得。
一旁的卫鞅闻言瞥了李斯一眼,然后表情淡漠地说道:“这次是我大秦获胜了而已,一旦我大秦战败,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惨重,十年内都缓不过来。”
卫鞅的听着有些尖刻。
但实际上这句话却并没有说错。
这次是秦国获胜了而已,假若战败了,秦国或许要因此而一蹶不振!
所以这次秦国实际是赌上国运发动的这场战争,风险高收获自然也就高。“不必去想那么多,至少我大秦现在是最后的胜者,这便够了。”扶苏翻过一页财政报表后笑着说道。
现在秦国这边所有的政事都改用纸张来书写了,原来一直是用竹简。
倒不是说秦国没有纸张,而是因为竹简不容易损坏,嬴政颇为中意竹简。
但扶苏接管政事后第一条命令就是改用纸张,如此省时省力又方便。
听到扶苏的话后,众人都是一笑。
这时张仪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如今燕云十六州已经归我大秦,但是有个问题不得不重视。”他一开口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敢问张相,是什么问题?”扶苏剑眉一挑,向张仪询问道。
在张仪看来都需要重视之事,肯定非比寻常地重要。
张仪并没卖关子,直接沉声道:“如今在燕云十六州那边所管理各大城池的,依然是原来的宋国官员。”“要是一般时候自然无妨,但等明年春末以后宋国恐怕就要再起兵戈,反攻燕云十六州。”届时这些原宋国官员若是依然心向宋国、搞出什么乱子,那就麻烦了。“众人听完后心中都是一凛。
就连扶苏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
这件事倒是被他忽略了,张仪的担忧不无道理,必须要重视。
虽说燕云十六州都归了大秦,但沿用的依然是原本的官员。
说实话,根本没法完全信任他们。
因为天下皆知宋国的文臣武将都极有傲骨,从不会向敌人低头。
当然石敬瑭和潘美是个例外,而岳飞也是有各种原因在内,并且人家可是宁死也不会帮秦国对付宋国的。
所以很难让人相信那些统领燕云各地的宋国官员会甘心变为秦臣。
扶苏可不会觉得自己是什么真命天子,抖一抖王霸之气所有人就都心甘情愿地叛国臣服,他没那么大的魅力。
要知道无论石敬瑭还是潘美,他们的投降都有各种原因,他只是在背后推动。
“右相所言极是,是应当抽调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