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目前渗透最深的还是宋国,原因就在于和宋国开战,所以才需要加大力度。
而自扶苏接掌黑冰台职权后,不仅仅让黑冰台深入渗透宋国,也对其他国家开始了布局与钉桩。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现在的一切都是为了日后做准备。“明白。”
赵佗言惜字如金地回答道,身影再度消失在书房中。
唐国,长安。
秦唐联军打下燕云十六州,宋国主动请求议和停战,这个消息早早地传遍了整个大唐,让无数人惊掉下巴。
谁都没想到国力比唐国还要强大的宋国,居然会选择停战议和!
所有唐国人都对此感到分外振奋。
“我大唐果真无敌!让宋国都不得不求和停战!”“宋国也不过如此而已!”
“秦国也不弱啊,特别是秦太子扶苏,听说在他指挥下宋军节节败退。”“那是自然,毕竟是我大唐长公主选中的夫君,肯定是非常之人!”
“打下了燕云十六州那么大块地盘,这次咱们大唐的疆土又能扩张无数!”“和秦国联盟果然是明智!”
长安百姓们都很自豪,选择性忽略了其实唐国是中间才加入战争的事实。
因为就名义上来说燕云十六州是被秦唐两国的联军打下来的。
便是李世民得知后也倍感惊喜。
将长孙无忌等人都召过来讨论此事。
御书房内。
“扶苏这一手玩的真是绝妙,以进为退,逼迫宋国主动议和,不错!不错!”李世民满面笑意地赞道。
之前扶苏拿下燕云十六州还要向宋国淮北道进军,实在让他吃了一惊。
若非是侯君集写信向他解释此事,他也真的以为扶苏要继续进军攻打宋国。
但不得不说这手以退为进将他给秀到了,成功逼迫宋国主动议和,为两国接下来的谈判赢得了主动权。“陛下,我们也应当派出使团过去,与秦国一起跟宋国进行谈判。”“宋国之富庶甲天下,这是一次从中捞取利益的最好机会,不可错过。”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虽然唐国富庶仅次于宋国,但谁又会嫌弃得到的利益多呢?
李世民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将目光投向杜如晦,对他说道:“克明,这次便依然由你前去吧,你刚好与扶苏相熟,行事商谈都会方便一些。”
“臣遵命。”
杜如晦自无不可,直接应了下来。
任命完出使谈判的人选后,众人讨论的话题又回到了这次战事上。“扶苏的军事才能是寡人生平仅见。”
“寡人听侯君集说这次对宋战事,几乎全盘都由扶苏所指挥,只用了半年时间便打下燕云十六州,伤亡还不过十万。”
“此等全才,可惜非寡人之子。”李世民忍不住叹息道。
扶苏越是优秀,他便越是眼红嬴政。
假若他有扶苏这样的接班人,简直做梦都会笑醒过来。
“太子殿下近来也很783勤奋,时常来向臣请教学问,比之以前改善了很多,陛下其实无需羡慕秦王。”魏征闻言对李世民拱手道。
他是太子太师,李承乾便由他教导。
而且他治学向来严苛,能从他口中说出这些话,可见李承乾确实改变不少。“还是差太远了啊。”
李世民微微一叹,摇头说道,“太子之能,做守成之君足矣,但如今天下局势越发动荡不休,不可无进取之心。”“扶苏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生之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大唐眼下虽然光鲜,但未来如何谁又能清楚呢?”李世民已经开始忧心大唐的未来了。
大唐现在在他手中是很稳固。
但是被唐所灭的隋国,当初国力之强仅次于宋、兵力之强仅次于汉。
但即便如此亦二世而亡,亡于君主的昏聩,以致于庞大的国家从内部瓦解。
这才有了唐国之崛起。
有这份前车之鉴,所以李世民分外重视接班人的能力。
想到这里,李世民漫不经心地朝问了一句:“恪儿英武果毅,最似寡人。”“众卿觉得世子如何?”他口中所说的便是次子李恪。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大臣心中都是一凛,一个个低下头不敢言语,冷汗满背。
见到众位大臣的反应,李世民笑了笑,扯开了话题。
但他并不知道的是。
此时在御书房外,李承乾怔怔地站在门口,手中还拿着一份新写的治南方水患十三策。
他望着眼前的御书房,怔然而立。
透过珠帘可以看见其中晃动的人影。
如此近,却又如此遥远。
片刻之后,李承乾收起手中的奏疏,一言不发地向外走去,腿脚微跛,显得有些滑稽。
无人能看见,他眼底深处的冷意。
(求月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