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height: 0px;">
第47章 初现端倪!
天子的恩赐,仿佛是楚家彻底颓败前的遮羞布,在即将远离云国中心的当口,又给他们保全了最后的体面。
楚家出身商贾,踏入京都这些年,大半产业也逐步转移到了京都,如今再想抽身而去,自然是大伤元气。
卖的卖,转的转,不到十日便已折损了大半。
楚清怆的报复,可谓是釜底抽薪。
楚广阔越想越是生气,却也只得咬牙忍下,又投身于楚家回迁的大事中。
而远在京郊的甄府之中,也有人在为了楚广阔而拼尽全力,通宵达旦。
“如何了?”
说话的正是刑部主事甄如卿,他前几日便拉了御史台中丞方略知入伙,一起清查楚家。
方略知自那日亲见楚清怆坠河自绝后,心头便一直懊恼不已。
当日廷议,几乎所有人都在对着楚清怆苦苦相逼,方略知不知道楚清怆的自绝裏有没有他的一份功劳。
可他以貌取人,是非不分,也是事实。
他自诩为直臣,以谏死为荣,可他的词严厉色,不该对着弱者。
甄如卿见他眼眶都红了,心头好笑,又低声问了一遍:
“查得如何了?”
方略知这才回过神来,将账册摊开递到甄如卿面前,瓮声瓮气道:
“果然如元祁先生预料的那般,楚家往年上报的赋税都是假的!”
方略知提到的这位元祁先生,也是扶光的读者,与楚清怆书信相通,交情匪浅。
元祁为人热心,心绪单纯,对于人间诸事总是抱了最热切的期待,落到笔上,也是浪漫纯真更多。
只一眼,楚清怆便知道这是自小泡在蜜罐子裏长大的人。
也是楚清怆这种在黑暗中茍且偷生的人,最畏惧而不敢直视的那种人。
是以,楚清怆一开始并未回过他的信。
直至后来,楚清怆在写一篇有关时政的议辩时,引用了过旧的商贾条例,被元祁耐心地指了出来。
楚清怆方知这个蜜糖罐子也是胸有沟壑之人,两人的书信往来才更加频繁了起来。
楚清怆也彻底见识到了元祁在商贾之事上的博学多识与出类拔萃。
上至各国商业发展歷史,下至黎民百业如何维系,他都能如数家珍,分析得头头是道。
楚清怆大抵猜到了此人出身不凡,但二人来往只通过书信,倒也相安无事。
后来两人交情甚篤,他又苦查楚家无果,干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好容易弄来的楚家账册摘录了些,给元祁送去。
谁成想,还真让他发现了端倪。
楚家本业为酿酒,封侯入京都之后又不断扩充产业,纺布、烧瓷、制硝也均有所涉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