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61章臭小子,心眼还挺多(第1页/共2页)

    <b></b>夜色深沉。

    武英殿内烛火通明,却照不亮朱元璋脸上那浓郁的阴霾。

    毛骧垂首立于下方,声音平板无波,却字字如冰锥,刺入凝重的空气。

    “陛下,经多方查探,‘夜笙歌’之事,在江淮河运一带官场之中,确有流传。”

    “并非特指某一画舫,乃是一类隐秘交际之代称。”

    “此次查得涉事官吏七人,皆乃地方实权,品秩…最低者亦为从五品知府,最高者,乃正四品漕运参政!”

    “从五品…正四品……”

    朱元璋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品阶,手指缓缓攥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架乱颤!

    声音从胸腔里压抑着迸发出来,带着骇人的寒意!

    “好!好得很!”

    “咱的朝廷,咱的官员!食着朝廷的俸禄,干着挖朝廷墙角的勾当!”

    “这才几年?啊?!”

    “就敢如此明目张胆,结党营私,奢靡无度!”

    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杀意凛冽:“一群蛀虫!硕鼠!”

    “等科举这事一了,咱非得亲自去看看!”

    “看看这帮国之蠹虫,究竟烂到了何种地步!”

    就在这雷霆之怒即将喷薄之际,殿外内侍轻声禀报:“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脸上恢复了几分帝王的沉静。

    只是那眼底的冰冷依旧骇人。

    “让他进来。”

    朱标稳步走入殿内,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

    但他并未多问,而是恭敬行礼后,直接说明了来意。

    “父皇,儿臣宫中近日清查,发觉东宫内侍之中,有部分人年老体衰,或办事拖拉,屡有差错。”

    “儿臣想着,不如趁此机会放出一批,再从宫内抽调些得力人手补缺,以免误了东宫事务。”

    “特来请父皇示下。”

    朱元璋闻言,眼皮微微一抬,心中瞬间如同明镜一般!

    东宫宦官办事不利?

    要换人?

    这分明是白日里在那艺馆,听了叶凡那番“东西二厂”的惊世之言后,回来便开始着手布局了!

    这是要借着整顿内侍的名头,暗中遴选、培植自己的耳目心腹!

    好小子!

    动作倒是快!

    胆子也够大!

    朱元璋心中一阵暗爽。

    有种猛虎看着幼崽第一次亮出爪牙的欣慰和兴奋。

    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甚至微微皱起眉头,一副斟酌政务的严肃模样。

    “东宫用人,自当谨慎。”

    “既然你觉得原有内侍不堪用,换一批也好。”

    “免得日后误事。”

    “这样吧,咱准了!”

    “即刻便可从宫内二十四衙门中,抽调三百精干宦官,充入东宫听用。”

    说罢,他目光看似随意地转向垂手侍立的毛骧,语气加重了几分。

    “二虎,此事你亲自去办。”

    “给太子挑人,务必用心!”

    “要选那些办事麻利,手脚干净的,最重要的是,有眼力见的!明白吗?”

    最后一个条件,他咬字微重,意味深长。

    毛骧心头雪亮,陛下这是要将计就计,顺势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

    既满足了太子的要求,更将太子这“东西厂”的雏形,牢牢置于监控之下!

    他立刻躬身,声音毫无波澜,却透着绝对的领会!

    “臣,明白!”

    “定亲自遴选三百名机敏可靠之人,送入东宫,绝不敢有误!”

    “嗯,去吧。”

    朱元璋挥挥手,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毛骧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身影迅速融入黑夜之中。

    短暂的寂静弥漫开来。

    朱标垂眸沉吟片刻,再抬眼时,脸上已带上恰到好处的敬佩与好奇。

    他斟酌着开口,声音温和:

    “父皇,儿臣近日反复思量,对父皇设立国债,决意迁都北平之策,实在是钦佩万分。”

    “此二策高瞻远瞩,非雄才大略不能为。”

    “儿臣愚钝,虽竭力思索,亦难窥其奥妙于万一。”

    “不知…父皇是受何启发?”

    “儿臣心中实在好奇,还望父皇能为儿臣解惑。”

    毕竟,这些计策都是出自老师之手。

    父皇手里,莫非有老师所著的那些书籍?

    朱元璋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

    眼皮懒懒一掀,精光在眼底一闪而逝。

    好小子,跟你老子玩起试探来了?

    他心中暗笑,面上却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轻轻吹开茶沫,呷了一口,这才慢悠悠地放下茶盏。

    “呵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