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31节(第2页/共5页)

朋下午过来探望大山岩,实质上是来关心日俄问题的进展的。

    大山岩对着山县有朋不无苦恼的说道:“日俄问题,现在已经和日英同盟问题难以分开了。没有日英同盟,我们肯定不能同俄国开战,因为这将引发法俄同盟的敌对条款。法国和俄国的海上实力远远超过了日本,我国连单独对付俄国都胜负难料,法俄海军联合来攻,日本只有投降。

    若是能够达成日英同盟,则至少英国人能够牵制法俄海军的大部分力量,则我国对付俄国一部分海军还是有机会取胜的。海军若是能够取得胜利,那么陆上的战斗反而要简单许多了,因为再不济,我们也能阻止俄国冲过海峡登陆日本。

    但是,现在关于日英同盟的一切建议,都卡在了伊藤侯手上。看起来,只要他担任这个首相,那么我们就别想让政府同意签署日英同盟了。”

    山县有朋沉默了片刻后说道:“关于日英同盟这个问题,其实我和伊藤也聊过几次,他认为现在英国开的价格还不够高,因此不能同意签订协议。”

    大山岩疑惑的看着山县有朋说道:“现在英国人开的价格还不够高?难道伊藤侯真的认为,英国人比我们更需要这份协议吗?”

    山县有朋沉默的点了点头,这让大山岩沉寂了下去,他对于伊藤博文的这个判断始终表示怀疑,在他看来现在日本应当把一切力量都用在一个方向上,就是对付俄国人。只有先解决了俄国人,日本才能考虑国际地位这回事。若是不能击败俄国人,日本连家门口的安全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插手国际问题?

    只是现在伊藤博文掌握着大势,不仅有着宫内的支持,就连财界、政界和海军都支持他,这就让陆军变得有些孤木难支了。陆军若是强行推动日俄战争的话,也许很容易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而陆军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其实并不高,一旦激起了各方的反感,陆军也很难获得支持啊。

    山县有朋沉默了片刻,这才继续开口问道:“先不用管日英同盟这回事,我看伊藤的意思也不是不签字,而是时机未到的意思。我们还是先说说关于陆军的作战计划吧,一旦日俄战争真的爆发,陆军究竟有几分胜算?”

    大山岩叹了口气说道:“俄罗斯帝国是一个大国,除了在海军的力量上压倒了我们,在陆军上也一样超过了我们。俄国的正规军超过100万人,其后备役也有三四百万之众。唯一庆幸的是,俄国的正规军九成布置在欧洲地区,远东不过只有10万正规军。

    但即便是如此,今次俄国出兵满洲时,也通过动员后备役令其远东兵力突破了17万人。而我军的总兵力约37.5万,去掉国内防御及台湾、琉球、北海道等地的驻军,能够动员起来到大陆作战的兵力大概不会超过25万人。

    也就是说,我们以现有的力量和俄国远东军区作战,大约可以占据上风。但是一旦俄国进入动员阶段,从欧洲调动军队过来,那么我们的优势就会迅速的减弱。只要俄国把其陆军的七成力量调动到远东,那么我们就必然陷入失败。”

    山县有朋思考了半天后下了一个结论道,“所以,还是要先发制人啊。只有先吃掉了俄国远东军区的力量,接下来俄国就算继续从欧洲往远东调动军队,我们还是占据了主动权的。假如海军再取得胜利,那么俄国人就不得不寻求同我们和谈了。”

    大山岩点头说道:“所以,我们需要尽快签署日英同盟,只有英国的海上力量才能保证我国在海战中战胜俄国海军。伊藤侯犹豫不决,只会令日本错失良机。”

    山县有朋现在的心情也很是复杂,一方面他试图把俄国人从满洲驱赶出去,另一个方面又担心这场战争失败的话,日本将连朝鲜半岛都要输出去,东亚的局势就变的太过难看了。

    就在两人谈话的当口,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大山岩于是让人进来。参谋次长田村怡与造带着几分困惑和兴奋,向着办公室内的两人说道:“山县元帅,大山总长,或者你们应该看一看这份电报。”

    山县有朋不客气的越过了大山岩接过了电报,并询问道:“谁发来的电报?”

    对于山县的动作,大山岩无动于衷,田村也就对着山县回道:“是驻朝鲜军参谋长斋藤力三郎发来的,我觉得这个主张很有可行性。”

    山县有朋接过看了起来,他足足看了一刻钟,才把手上的电报递给了边上的大山岩,然后对着田村次长问道:“拿一张大陆地图过来。”

    田村立刻走到了一旁的大瓷罐前,找了一份地图出来,然后在山县有朋面前摊开了,虽然参谋本部的总长是大山岩,但是参谋本部的工作却主要是他这个次长在负责,因此他很熟悉的就在地图上造出了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的位置。

    接着田村就说道:“中国和俄国之间有着漫长的陆地边境,不管是从新疆,还是从外蒙,或是在满洲,俄国人的铁路都在其威胁之下。所以,只要中国卷入了这场战争,那么俄国人的布防就会出现很大的破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局面了。”

    大山岩此时也看完了电报,他皱着眉头说道:“可是中国人根本不能打,这一次北清事变,俄国人攻占满洲都没有用上一个月,他们加入这场战争究竟有什么意义?要是俄国人抢先对中国下手,那么清政府很快就会投降了。”

    田村的思路却好似被这封电报打开了,他立刻说道:“中国人是不能打,但是为了看住中国人,俄国人就需要动用很多军队。比如这一次的北清事变,虽然俄国人很快攻下了整个满洲,但是他们也不过是占领了满洲的几个交通要点,甚至连交通干线都没控制全。而这已经让俄国远东的兵力全部动员起来了。

    俄国对中国采取先发制人的进攻,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因为从俄国往外蒙古、内蒙古、山西、华北地区进攻,没有二三十万军队是不能发起这样的战役的。他们打的越远,距离铁路线也就越远,也就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进攻机会。我们的目标要放在哈尔滨,而不是旅顺和沈阳…”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