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96章 水幕之墙(第2页/共5页)

大的嘎觉陷阱。对于北极红点这种饥饿的掠食者来说,这就等于在宣告,这里有免费的盛宴!」

    这一次,鱼饵不再是凭空出现的兔子肝脏,而是一条被精心挑选出来的,最为肥硕完整的毛鳞鱼。

    他熟练地将其挂在钩上,鱼腹中蕴藏的油脂是最终极的诱惑,缓缓地将鱼饵送入冰洞,仿佛在安放一枚水下炸弹的引信。

    「然后,是等待。」

    他稳稳地坐在马扎上,所有的注意力,都死死锁在了竿尖那根随着水流微微晃动的黑色尾羽上。

    在等待的时间里,万籁俱寂,只有风刮过冰原的呼啸声。

    他没有闲着,而是坐在火炉旁,拿出了那把猎刀和一块备用的桦木,刀锋划过木头发出「沙沙」的轻响,开始为自己削制一把用于处理渔获的小木柄刮鳞刀。

    林予安一边做着手工活,一边对着镜头讲解着接下来的计划,「虽然我现在可以进行稳定的冰钓,但是效率还是达不到我的预期。」

    「如果我能有一个24小时自动捕鱼装置,那我的获取食物来源的机率将会大大的增加。」

    「所以我打算制作一个水下刺网,参考传统的冰下下网方式,以我目前的条件来说是完全可行的。」

    说干就干,林予安开始执行他的计划。

    他并没有随意选择,而是在林中穿行了近十分钟,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每一棵候选树木,最终,砍伐了六根约三米长,手腕粗细的笔直云杉树杆。

    选定后,用手锯处理了六根树杆,然后将这些原木一根根拖到冰面前一片开阔的雪地上,开始进行精细加工。

    然后先用斧背作为锤子,乾净利落地敲掉所有粗大的枝干残桩。这个过程不仅是为了光滑,更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杆子在水下运动时的流体阻力。

    加工的重点在于两端,用刀尖在每根杆子距离两端各五厘米的位置,作为圆心,用一小段测量好的绳子作为半径,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形。

    然后沿着这个圆形,仔细地向内刻出了一圈宽一厘米,深半厘米的凹槽。

    这个凹槽是整个连接结构的核心,它将为后续的捆绑提供一个绝对稳固,无法滑动的物理卡点然后,才回到冰面,拿起那把沉重的冰钻。他先在自己脚下靠近河岸的位置开凿了第一个冰洞。

    随后站起身,目测着对岸的距离,走过大约十四米。为了确保两个洞口能够精确相对,使用了最原始也最可靠的测量法。

    他自己拆解的那卷尼龙绳,将斧刃,以一个倾斜的角度,用尽全力深深地凿入第一个冰洞旁的坚冰中,斧柄牢牢地立在冰面上,形成了一个绝佳的临时锚点。

    然后,将那卷尼龙绳的一端,用一个稳固的活结系在了斧柄的根部。

    他拿着整卷绳子,开始朝着对岸走去,脚下的尼龙绳随着他的移动不断地被释放出来,

    大约走出十四米,停下脚步,转过身,开始用力向后拉动绳索。

    松弛的绳子瞬间被绷紧,在冰面上拉出了一条笔直的,几乎没有任何弧度的蓝色直线。

    但他并没有立刻开始钻孔,而是保持着绳索的紧绷,像钟摆的轴心一样,以自己为圆心,左右小幅度地移动了几步。

    他一边移动,一边回头审视着这条蓝色的直线与河岸的夹角,直到它与水流的方向呈现出完美的九十度垂直,他找到了那个最理想,效率最高的拦截位置。

    确认无误后,将冰钻提到自己选定的最终位置,将钻头中心的引导尖端对准脚下的冰面,然后将身体的重量压了上去。

    引导尖端立刻「咬」住了坚冰,稳稳地固定住了钻头,绝无滑动的可能。

    这才开始发力转动摇柄,开凿第二个冰洞。

    那条蓝色的尼龙绳,静静地躺在两个洞口之间,是他精准工作的无声证明,

    最艰苦的环节开始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