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章 外放泉州(第2页/共5页)

未来老泰山。

    七日之后,王重外放的事情就差不多定了下来。

    王重只是个六品小官,吏部那边完全就能做主,无须通过嘉佑帝,但这事儿怎么可能瞒过嘉佑帝的眼睛。

    于是乎王重再度被小内侍领着来到御前,面见嘉佑帝。

    “微臣拜见陛下!”王重躬身拱手作揖见礼。

    “无须多礼!”嘉佑帝抬抬手,看着王重:“爱卿在东京待的可是不如意?”

    “回陛下,东京之繁华,亘古少有,臣怎会待的不如意!”

    “那为何这般急着离开东京,谋求外放呢?”嘉佑帝问道。

    王重再度拱手躬身作揖道:“曹孟德诗云: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臣虽年轻,却也有报国之志,犹记昔日在先师膝下之时,先师曾对微臣说过,读万卷书,还需再行万里路,须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实践,方是检验书中道理的唯一方式,若是一辈子只知道抱着书本苦读,不闻世事,便是读再多的书也是无用。”

    嘉佑帝闻言不住点头:“不愧是能教导出爱卿这般少年天才的奇人,只可惜······”

    王重道:“陛下不必惋惜,生老病死,乃自然之道,天理循环,恩师素来豁达,想必去时脸上也是带着笑容的!”

    嘉佑帝看了王重一会儿才道:“泉州偏远贫瘠,地少人稀,爱卿放着登州不选,偏偏选了泉州,心中可是早有成算?”

    虽不过寥寥几句话,但透露的东西却不少。

    王重道:“登州虽好,却太过安逸,臣便是去了也难有建树,泉州虽偏远贫瘠,地少人稀,但只要用心治理,时刻牢记以民为本,为百姓谋福祉,发展农桑水利、促进商业贸易,想做出成绩来,应该比登州更容易些。”

    听着王重直言不讳的话,嘉佑帝忍不住笑了起来:“爱卿倒是直爽!”

    王重道:“若是旁人问,微臣可能会说些好听的漂亮话,可陛下问了,微臣不敢隐瞒,正所谓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微臣出身寒微,寒窗苦读十余载,为的便是将来能够一展所学,报效朝廷,以求出将入相,光宗耀祖!博一个富贵前程。”

    “哈哈哈哈!”嘉佑帝笑的愈发酣畅,不由得再度问道:“那爱卿可了解泉州?”

    王重道:“泉州属福建路,臣在扬州时见过不少自福建来的商贾,听那些商贾们说过,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境内多为山地丘陵,田地稀少,种的粮食缴完税后便不够吃了,当地的百姓就只能另谋生路,好在我朝鼓励贸易,鼓励百姓经商,是以福建路内多有商贾。

    泉州想来也不例外,而且泉州临海,百姓虽能出海捕鱼,但臣听闻海边时常会有海盗袭扰,当地官军虽屡屡围剿,可这些海盗却如野草一般,剿之不尽!”

    “不知爱卿有何良策,以治泉州?”嘉佑帝好奇的问道。

    “未知泉州,未见泉州现状,不了解当地的详细情况,臣不敢妄言!”王重道。

    “爱卿能如此谨慎,是百姓之福。”嘉佑帝道:“不过今日你我君臣只是闲谈,爱卿大可畅所欲言!”

    “微臣领命!”王重再度拱手躬身施礼,随即长身而立,朗声说道:“臣窃以为,地方官员应该考虑的,无外乎‘民生’也!何谓民生?既百姓生计耳!然天南海北,不同地方,百姓们多能以来的生计也不相同,正是南北,北地多种小麦,南方多为稻米,辅以小麦。

    粮草乃百姓生存之本,臣虽未到过泉州,但之前也特意打听过一番,泉州境内,多丘陵地带,臣以为,于合适的地区,可号召百姓修建梯田,兴修水利,其余不适合开垦田地的地区,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