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 正文 第311章 《奏请开设国子监预科疏》

正文 第311章 《奏请开设国子监预科疏》(第1页/共2页)

    第311章 《奏请开设国子监预科疏》

    苏泽递给罗万化的,是自己为了国子监预科所写的教纲。

    苏泽找到的路,也还是「义利之辩」。

    看了开头,罗万化皱眉说道:

    「这不是《新乐府报》上的观点吗?」

    罗万化记得这是《新乐府报》上刊登过的文章,辨析「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

    《新乐府报》解这句话,是说君子是指『劳心者』,也就是食肉者。与此相对,小人就是『劳力者』,也就是平民和奴隶。

    要对士人提出道德要求,让他们遵守,对于普通百姓则要拿出实际好处,引导他们活下去。

    对百姓要利在义先,先要用利来引导他们走上正途,然后再对他们提出义的要求。

    当时这篇文章还引起了京师的讨论,但是辨析过程还算是严谨精妙,也引起了不少读书人的赞同。

    苏子霖也赞同这麽解吗?

    罗万化继续看下去。

    在确定了这个前提后,苏泽开始解「中庸」。

    苏泽提出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利和义这两件事上权衡后的结果。

    文章中认为,「义」和「利」这两样东西,都是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

    而「君子」和「小人」,又是处于变化中的。

    完全的「君子」是不存在的,君子是读书人的理想状态,也就是阳明心学中的「圣贤」。

    所以读书人中,也存在饱读圣贤书的败类,就算是历史很多做出功劳的读书人,他们在私德上也会有亏损的地方。

    「小人」是普通黔首,但是也不代表普通百姓就没有忠义的时候,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数不胜数,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的百姓数不胜数。

    所以苏泽也指出,所谓「君子」和「小人」都是相对的,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一个「君子」也可能会有「小人」的过错,而一个「小人」也又会有让君子汗颜的「义」的时刻。

    然后苏泽就继续论述,「君子」,也就是一件事物中道德的成分,「小人」就是一件事物中利益的成分。

    在分析事情的时候,必须要两者结合。

    不能只进行道德批判,却不考虑利益的问题。

    也不能只从利益出发,不考虑道德的问题。

    必须要从两个方面都进行论证,才能达到所谓的「中庸」之道。

    道德和利益,就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候是相互对立,有时候又是相互补充的。

    所以在遇到问题,首先要分析主要的问题所在,先解决主要的矛盾。

    看完之后,罗万化就愣住了。

    沈一贯接过了苏泽的文章,看完也愣住了。

    「两位兄台,以为如何?」

    罗万化突然说道:

    「子霖兄,你能想到解决《乐府新报》的想法,就用的这套方法吧?」

    苏泽点头说道:

    「是啊。」

    他解释说道:

    「《乐府新报》的问题,其实是读者追求更新奇有趣的文章,和官报只能刊行严肃报导的矛盾。」

    「主要矛盾在『利』,也就是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

    「次要矛盾在『义』,官报必须要承担道德教化的职能。」

    「所以我想到的办法,就是在平衡『义』的前提下,增加报纸上有趣的内容,通过将枯燥政令转化为更深入的报导,才解决一甫兄的难题。」

    听完之后,罗万化稽首说道:

    「子霖兄所言,近乎道也!」

    而沈一贯也立刻说道:

    「子霖兄,你这是要开宗立派啊!」

    苏泽摇头说道:

    「什麽开宗立派,你们过誉了,这不过是国子监预科的教学纲要罢了。」

    但是沈一贯却说道:

    「子霖兄,这是圣贤之道,当然是开宗立派的事情!」

    罗万化也连连点头说道:

    「由此之道,实学有根了!」

    ——

    苏泽也没想到,自己拿出矛盾论,竟然得到了罗万化和沈一贯这麽高的评价。

    而等到他将这篇文章交给高拱的时候,高拱更是激动的胡子都吹了起来。

    「子霖!实学由你而兴也!」

    紧接着高拱召集弟子门生,又让苏泽讲了一下自己的「义利矛盾论」,接下来又拿出苏泽的之前请办国子监预科的奏疏,要求所有人极力推动这件事。

    正月二十五日,高拱那边就传来喜讯。

    张居正和户部支持办国子监预科,户部愿意给国子监拨款改造校舍,承担国子监预科生的廪禄和学费。

    苏泽也不知道高拱和张居正做了什麽政治交换,但是能得到财政上的支持,这件事算是成了一半。

    紧接着,又有喜讯。

    兵部同意,只要苏泽加上一条,国子监预科毕业的学生,需要通过兵部的专门考试,才能加入武监,就支持苏泽的奏疏。

    工部也是类似的意见,营造学社入学需要通过工部主持的考核,通过后才能升入。

    这一点苏泽自然也没有意见,考核也是必须要的,只要有了考核,那总有人能升入,也就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最强烈反对的还是礼部。

    没办法,苏泽要建立实学的预科学校,还挂在国子监名下,礼部尚书殷士儋如果同意了,岂不是要被天下心学同道骂死?

    赵贞吉的态度倒是比较含糊,不过他能不明确反对,已经看在苏泽的面子上了。

    到了这一步,国子监预科的阻力已经大大降低。

    苏泽将修改好的奏疏交给兵部和工部,然后将奏疏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奏请开设国子监预科疏》送到内阁,除了赵贞吉放弃票拟,其他阁臣原则上同意你的奏疏。

    高拱专门票拟意见,支持创办国子监预科。

    礼部强烈反对,礼部尚书殷士儋逐条驳斥你的奏疏,反对在国子监引入实学预科,认为这是你在迂回将实学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

    随着礼部官员的强烈反对,科道也反对此举,认为会影响天下士人的前程,制造混乱。

    因为争论太大,皇帝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馀威望:149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10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1000点威望!果然消耗巨大啊!

    但是从此之后实学就有了阵地,京师也就有了专门培育实学人才的基地,这1000点威望值花得值啊。

    而且这一千点威望,也是高拱做了大量交易和妥协后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