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走进来,就这么站在门口,让人感觉是一位儒雅明理的少年郎。
可就是这位少年郎,实打实掌握着一县军政大权,赴任不到半年,成功清洗了本地势力,天地就在他手下悄然翻了个身。
想到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伏寿内心难免害怕,只能尽量控制自己声音不露怯。
“我甘愿受死,只希望曹国相善待我的阿弟与阿妹。”
曹班没有立刻回话,伏寿想,她大约是没有谈条件的余地了。
“我何曾说过要处死你?”曹班却道。
“我是仇人之子……”
曹班摇了摇头:“如果我要动手,当初就不会留下你。”
“我如何对待你,全看你,而不在我。”
“今天之前,我可以留你在学院,但是很可惜,现在就算我想,我的部下们也不会同意了。”——
得知曹班一天之内遭遇两轮“行刺”,段宁难得没有生气或者担心,而是有些心虚。
“你要立规矩,怎么样我都理解,别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啊。”
柳申被曹班下令处死,罪名有二,除了行刺曹班以外,还有一条:幼堂行窃。
据说他勾结幼堂帮工,连续多日窃走学员给幼堂孩子们的食物,那位帮工也受到了处罚,因为柳申的事件过于轰动,学院总办借此机会下令全院上下彻查贪腐问题。
柳申本人的身份早在他尾随曹班进入青州时,就被情报部调查清楚了。
曹班得知有人意图行刺,还纳闷,自己是准备不干人事,但这不还没干嘛,哪里蹦出来并州的仇家?
等等,并州?
于是姐妹俩通过玉佩,终于把事情的本末串了起来。
姐姐要在并州这样的四战之地扎根,铁马必须掌握在手上,在和妹妹联手搞定了铁官之后,刘申父亲手下的马市,自然成为了下一个目标。
边郡的权利更叠比青州更加血腥直接,刘申家还只是庶庶庶宗亲,因此段宁演都没演,一个“勾结外敌”的罪名扣下来,一天之内,进府、手起刀落、马市抓人、重启马市,熟练的拿下了代郡的马市贸易线。
只是没想到,被刘申家的衷仆看到了,光记了个脸回去,又将这脸在曹班身上对上,因此整出这场“错杀”。
如今姐妹手下皆是亡魂过百,两人都知道,这条路再无法回头了。
第86章
清晨, 家住合浦郡的赵敦被生生冻醒。
他一翻身,怀孕的妻子也跟着醒了。
“你快睡吧,我去把暖宝重新热一热。”
妻子迷迷糊糊地点点头, 又继续睡了,赵敦起身下榻, 从柜子里搬出一床被褥。
这是一床纯棉的被褥, 和榻上那只铜制的“暖宝”一样,都是他用工酬从百物堂换来的。
全新的棉被还带着日光照射过的温暖气息,赵敦用手拍一拍,蓬松又舒适,他轻轻给妻子盖上,手伸进被子里,摸出暖宝。
这暖宝是交州格物院捣鼓出的新鲜玩意儿,不久前摆上百物堂的货架时, 根本无人问津,他当时是刚巧得知妻子又怀孕,想到妻子天生体寒,才咬牙换来了一个, 本来是打算冬季用的,可是谁能想到,七八月的天, 能冷成这样呢?
前几天去新闻台,听念新闻的小女郎说, 苍梧郡北面的山地还下雪了呢!
这时,妻子突然唤他,他连忙上前,扶起妻子,却见妻子指着窗边。
赵敦转头,看到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棉絮自空中飘扬而落,推开窗户伸手,棉絮触手即化。
这是……雪?
下雪了?
天啊,下雪了!
赵顿猛地跑出门,仰头看天,无数纯白的雪花从天而落,他张开嘴去接,入口丝丝冰凉。
他一个合浦人,这辈子居然能见到雪! ?
而且,这还是八月天啊!
赵敦的妻子也因为眼前的景象激动不已。
他安抚好妻子,匆匆换上厚棉衣,赶到工坊。
果然,工坊里人人都在议论这诡异的天气。
赵敦的同村好友赵河从后面走上来,拍他肩膀。
“你小子好聪明,我刚刚去百物堂,全是排队换暖宝的,队伍从县衙都快排到城门口了!”
赵敦也庆幸自己运气好:“那你换到了吗?”
赵河摇摇头:“这么多人,肯定轮不到我了,不过听说冶炼工坊那边凌晨就被通知集体返工加产,应该很快能补充货源吧。”
赵敦点点头,赵河在家中行四,前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在合浦郡工酬最丰厚的船厂做工,御寒的衣物肯定不用担心。
想到这里,赵敦不由感慨,要是从前,遇到这样的寒灾,别说他一家了,整个郡中十户恐怕都要空掉半数。
如今有了格物院发明的棉服、暖宝,郡中又定时发炭,他们才能安稳地度过这个秋冬,刺史大人说,是科教的力量在无形中引领着大家,这是最近郡中人人都在谈论的新“概念”,他听得似懂非懂,但是他知道,那些掌握奇术的格物院学员们都信奉科教,他想,如果科教能让他吃饱穿暖,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考进格物院,学习科教。
于此同时,交州刺史府内,官员们抱着文书,来回跑得满头大汗,虽然今年交州格物院农科已经给出了极寒的天气预测,他们也准备了应急预案,但是八月飞雪的天气实在是太过极端,光是安抚百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80-90(第9/15页)
的恐慌情绪,就得费不少心力。
石默将工坊的运转情况报告交给郑玄。
“让棉服厂把存货都放出来,折价兑换,辛苦一下庞伊,接下来至少一个月不能停工了。”
庞伊是骆越族人,他南下寻找棉种的故事被编入了交州蒙学课本中,后来又参与建立了交州的棉服工坊。
“船厂这边已经在造的不能停,其他的全部停工,人员交由农都尉统一调配。”
又有人掀开布帘,从外面匆匆进来,是刚从青州返回的吴声,衣服上还带着寒意和水汽,他从衣襟里取出被油纸包裹好的一摞文书。
文书是朱崖港交付即墨港三船粮食的通关印信,下有两边船员、货员的签字盖章,以及接受方曹班的签字盖章。
郑玄确认无误,签字盖章后,文书交给他的秘书官归档。
这样大规模的寒灾之下,农作物必然减产,要是之后再跟着旱灾,那么接下来就会是蝗灾、饥荒……
郑玄治下水稻可达一年三熟,屯粮三年,支撑青州问题不大。
但是主公来信中却表示,她担心的不仅仅是天灾,还有接下来的人祸……
所以船厂无论如何不能停摆——
寒灾之下,瘟疫在九州蔓延。
兖州泰山郡,郡守府衙内,郡丞诸葛珪躺在榻上,手里还攥着竹简,但人已是进气多,出气少了。
连续多日的霜冻毁了即将丰收的麦田,但是朝廷派来征粮的官员却提高了的征税,无奈之下,百姓只能舍家而去。
泰山郡的太守就是在镇压流亡百姓的过程中,染瘟疫而亡的。
太守病死,诸葛珪变卖家产,施粥救灾,但是他一人之力实在渺小,如今府衙内,当值的差役都不知去向,诸葛珪一个光杆郡丞每日经手最多的消息就是城中各家丧事,自己生了病也不敢说,强撑着,直到今天终于挺不住,病倒在地,被好心的百姓发现,通知了诸葛珪的家人。
章氏惊闻消息,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府衙,诸葛珪醒了过来,没有见妻子和幼子,而是将长子叫到了帘账外。
“没有粮食,泰山郡撑不过这个冬天。”父亲的声音虚弱地几不可闻,诸葛瑾在帘账后面抹掉眼泪,伏在地上,咬住双唇,安静地听着。
“我在城中,见到有五瓣花的赤色旗帜,从春日到冬日,谁都能在那里讨一口粥喝,我问粥棚主人,人们说,那是东方的曹使君——咳!咳!咳——”
帘账后传来剧烈的咳嗽声,诸葛瑾满面泪水:“阿,阿父——”
“子瑜——”诸葛珪的喘气声又重又闷:“你带着阿亮,拿上我放在案上的印章,去不其县,找到曹使君,求他,借粮——”
……
诸葛珪为官清廉,在本地很有颇有名望,太守病死后,留在城中的百姓凡事多求于诸葛郡丞,他都没有不帮忙的,得知诸葛兄弟要前往东边借粮,百姓们拿出自家的牛车,又凑出口粮给兄弟二人。
天寒地冻,衰服沾上寒气后被冻得冰冷僵硬,贴在身上十分难受,三岁的诸葛亮冷得嘴唇发紫,但是没有任何抱怨,诸葛瑾心疼地将弟弟抱在怀里,将手搓热后捂住弟弟的耳朵。
牛车穿过山林,进入一片旷野,车上没有任何遮挡,呼啸而来的北风像刀一样刮在脸上,诸葛瑾被吹得睁不开眼。
迎面而来的风声中,似乎有马蹄声,这个时候,哪里还会有马队呢?诸葛瑾想,他应该是听错了。
直到声音在不远处停下,诸葛瑾抬起头,才发现,面前站了一整支骑兵。
诸葛瑾从前也见过郡中的部曲,但是眼前这支却完全不同。
这是一支男女混编的骑兵队。
士兵们看上去皆不过弱冠之龄,男子都没有畜须,女子和男子一样束发,所有人穿着样式统一、做工扎实的保暖衣物,所骑马匹皆是高大健壮的战马,被他们居高临下这么看着,就好像自己是不小心进入狼群的猎物。
诸葛瑾不由抱紧了弟弟,往后退了退。
为首的那人利落的翻身下马,诸葛瑾发现,他的右眼处有一道从额间至颊边的伤疤,乍一看,伤疤宛如人面上的第三只眼,让他瞬间想到了神话中,掌风雨,总五谷的三眼神。
“二位可是携泰山郡府衙之令而来?”
见诸葛瑾不答,对方主动上前递上一卷竹简。
诸葛瑾打开竹简,立刻鼻子一酸,落下泪来。
竹简上是父亲的字迹。
“我乃不其县令曹班,来此地迎接泰山郡丞家人。”
曹班的队伍带来了一架马车,有了厚重的帘账遮挡,车内非常的温暖,弟弟很快就睡着了。
诸葛瑾却因为强烈的未知而感到不安。
曹班,和他身边的一切,都太奇怪了。
为何灾年之下,唯独他的治下可以饱腹,还能有余力支援周边郡县?
为何迎接他和弟弟两个白身,需要他一县之长亲自出马?
还有这支骑兵部曲,如此精良的装备,曹使君拥有多少?十人?还是百人?
路上他因为好奇,想要掀开车帘去看,去被一个骑兵发现,阻止了。
“还未到。”这个骑兵表情冷冰冰的,看起来反而不如曹班好说话。
诸葛瑾就这么抱着弟弟,闻着车内的安神香,渐渐睡着了。
——直到淡淡的咸涩气息传入车内。
他是被海浪的声音吵醒的。
马车已经停了下来,弟弟也醒来了,正趴在车帘边,不知在看什么,两条腿在身后来回晃。
诸葛瑾拍拍弟弟,诸葛亮指着外面,兴奋道:“阿兄,大船!”
诸葛瑾从前去过海边,为了抵御风浪,海边的渔船是会比江船大一些。
他们是到即墨港了吗?
听说曹使君擅修船事,不知他能否有幸见识见识。
于是他将弟弟抱起,掀开车帘往外看去。
雾蒙蒙的海面上,零星几艘渔船在码头边,不少人从渔船上搬运新鲜的鱼获。
他摸摸弟弟的头,温柔道:“你还不曾去过京师,有机会阿兄带你去见识洛河码头漕运的场面,那才真是浩浩荡——”
他话还没说完,风吹过海面,将水汽拍上岸来。
海浪拍打着岸边的岩石,雾气随之而散。
浓雾之后,是停在即墨港的千里舳舻。
第87章
“欢迎来到曹使君治下即墨港!”
沿着海边,长长的小路两侧,货郎们拉着新鲜的海货在吆喝,诸葛瑾叫停马车,把弟弟从车上抱下来。
马车前面的骑兵队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名骑兵给两人带路:“主公有公务在身, 由我陪两位公子去府衙。”
见诸葛亮的视线一直往旁边的木板车上飘,骑兵贴心道:“二位若是不着急,可以先在港口看看。”
即墨港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