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110-120(第1/14页)
第111章 林黛玉出生小皇子的满月……
小皇子的满月礼过了之后,圣人就吩咐把尚书房收拾了出来,又在朝中选了几个比较开明的官员,挂上“侍讲学士”的职位,送到尚书房去,给诸公主、郡主开蒙讲书。
头一批入学的有圣人长女东阳公主,次女金乡公主,嫡出的三女长平公主。
最小的襄阳公主还不到年岁,等明年再入学。
除了几位公主之外,还有晋王长女怀懿郡主,湘王(六皇子)长女怀璋郡主,吴王(七皇子)长女怀素郡主,燕王(九皇子)长女怀安郡主。
吴王着实没想到,这样的恩典还能落在自己头上,更是感念当今圣人的心胸宽大。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点不可为外人道的小烦恼,就是多年以来只有怀素郡主这一个女儿,不说王妃这个亲娘疼得如珠如宝,家里的几个庶妃侍妾也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王妃李思蓉扒着字典翻了许久,到最后还是给女儿取了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珍,直接就告诉所有人,女儿就是他心目中最珍贵的宝贝。
若是这次,兄弟们的女儿都得了恩典入宫读书,只有他家珍儿被落下了,他府里从王妃到侍妾,只怕个个都要跟他闹,再别想有一天安稳日子过。
就为了这个,接到圣旨之后,他特意换了常服,入宫向圣人和太后谢恩,顺便献上了一点小礼物,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顺服之意。
这些入宫读书的贵女们,年纪最小的是湘王府的怀璋郡主徒玥。
徒玥虽然不是王妃亲生,却也是杨婉的族妹杨侧妃所出。家里又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孩子,不但杨婉视如己出,就连贪花好色的湘王也对这个女儿很是疼爱。
对于伴读的人选,几个兄弟都向景阳这个爵位最高的看齐。燕王仗着和他关系好,直接就跑来问他的意思。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景阳直接就说:“等着圣人的旨意就
是了。”
与其他们自己挑的时候提心吊胆,官职高的不敢选、家族得力都不敢,还不如把权力直接交给圣人。
燕王眼睛一亮:“还是八哥有主意!”
出了晋王府的大门,他就把和景阳的对话传了出去,湘王等得到消息,立刻跟着摆烂,直接给圣人上了折子,请圣人帮着操心一下女儿的陪读人选。
圣人让公主和郡主们入上书房读书,本就是因为被景阳挑动了心思,能借伴读的人选多拉拢些自己看中的人手,他当然不会推辞。
七天之后,佩瑜的陪读人选送到了瑶光手里,瑶光只打眼一看,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王熙凤,父国子监监生王子胜,祖统制县伯王升。
看见王熙凤,难免就想到荣国府,这位可是荣国府的管家奶奶,最风光的时候同时管理宁荣二府。
瑶光叫来张五询问:“荣国公如何了?”
张五虽然不知道她为何忽然问起荣国公,却还是仔细答道:“就在王妃坐月子的时候,荣国公旧伤复发,已经仙逝了。
其世子贾赦已扶灵回了金陵老家。想来等他回京之后,就能得到袭爵的恩典了。”
确定了自己的猜测,瑶光就点了点头,示意他下去了。
原著里的贾赦分明是国公世子,表字都是“恩候”,到最后却只得了个一等将军的爵位。
那是因为站错了队,他们家支持的太子没能登上帝位。
如今太子顺利登基,想来贾赦这个“恩候”,也能坐实了。
转眼又是一年,公主和郡主们逐渐适应了上书房的生活,朝臣们的纷纷议论也都在圣人的强势下平息了下去。
当一切已成定局的时候,不管是原本反对还是支持的人,这时候都削尖了脑袋,想让自家适龄的女孩儿给公主郡主们做伴读。
眼见到了七月里,排行第四的襄阳公主,还有宗室里两位新册封的郡主也要入上书房了。
上一次没赶上的,这一回当然要争取。
争取的人多了,圣人自然稳坐钓鱼台,把这个当诱饵,慢慢收拢合适的人手。
等到二月底,扬州通政司忽然送来一封密折,圣人也没瞒着景阳,景阳回家之后便告诉了瑶光一桩奇闻。
——二月十二日,南方花朝节时,掌管江南鹾政的盐运使林如海喜得贵女。当天扬州所有花木全部盛放,香气远飘十里外。
无论是圣人还是景阳,都只把这当成新奇事来说,瑶光却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里,知道这是绛珠仙子临凡了。
见景阳还没反应过来,她不由白了他一眼,提醒道:“你还记得那年咱们在海市上的奇遇吗?”
“海市奇遇?”景阳一怔,慢慢反应了过来,“绛珠仙子?”
他豁然起身:“不行,我得进宫一趟。”
他们现在要做的事,如果能把下凡历劫的仙人也拉进来,就算不能事半功倍,也会更容易成功。
瑶光赶紧拉住他,又是无奈又是好笑道:“你这是干什么?宫门已经落锁了,你还想夜叩宫门不成?”
夜叩宫门可是大罪,只怕他今天敢干,明天就一大堆参他的折子送到御案上,圣人想包庇他都不行。
景阳慢慢冷静了下来,吐出一口浊气重新坐下,只是神情还有些焦躁。
瑶光道:“那绛珠仙子的转世才刚出生,等她长大还要好些年呢,你又何必急于一时?”
景阳的神色迷茫了一瞬,忽然间拨云见雾,“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你说得对,你说得对,是我魔怔了。”
瑶光蹭过去,搂住他的脖颈坐在他腿上,声音甜腻腻地说:“八郎并非是魔怔了,而是一心想着咱们的女儿,太过迫切了而已。”
自从他堵着的那根筋被瑶光骂通了之后,一下子就找到了新的目标。
像他这样的人,一旦想做成一件事,就必然会排除一切阻挠,坚定不移地奔着那个目标而去。
在此期间,无论遇到什么人,见到什么事,他都会下意识地联系到想要达成的目标上去。凡是对达成目标有益的,他都会想方设法将对方拉到自己的战车上。
瑶光也算是明白了,为何在红楼原著的世界,他会在帮助太子造反失败的情况下,还能在太上皇的眼皮子底下坐稳帝位了。
感受到妻子的热情,景阳回抱住她,化被动为主动,回应了一个亲昵、热切而绵长的吻。
等到一吻结束,两人都气喘吁吁,相互搂抱着从踏上挪到了床上,毫不客气地撕扯着彼此的衣服,很快便在红绡帐里坦诚相见。
这是自两人争吵以来,瑶光头一次主动亲近,景阳欣喜若狂,激动得甚至有点想哭。
他使劲浑身解数取悦妻子,仿佛回到了两人刚成婚的时候,一边动作,一边观察妻子的神情,判断她是难受还是愉悦。
瑶光被他磨磨蹭蹭地弄得不耐烦,双腿绞住他作乱的大手,干脆利落地一个翻身,将对方推倒在床上,反客为主。
景阳只懵了一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110-120(第2/14页)
,很快便放松下来,老老实实躺在那里,懒洋洋地望着坐在身上的妻子笑。
瑶光娇嗔道:“怎么,你不服啊?”
景阳一脸无辜,带出几分无奈的少年气:“怎会不服?今晚,小王任凭王妃处置。”
他很快就后悔了说出这句话,因为他的王妃,折腾人的手段一点都不比他少,让他在欲望的沉沦里忽上忽下,还时常不上不下,一时欢愉得仿若飞入天际,一时又难受得想哭。
到了后半夜,他终于忍不住了,手脚并用困住瑶光的四肢,一边占据主动,一边黏黏糊糊地蹭在她耳边细语:“王妃,好王妃,还是让小王来伺候你吧。”
………………
到了第二天早上,两人的腿都是软的。
瑶光还好,她大不了就晚些再处理家事,整个王府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景阳可就惨了,今天恰好是三月初一,赶上了朔日大朝,他一大早就得去上早朝。
顶着妻子幸灾乐祸的笑容,景阳羞恼不已,迅速用完了早膳,在瑶光给他披外衣时,色厉内荏地低语了一句:“胜负未分,咱们今晚再战!”
瑶光不甘示弱,顺势搂住他的脖子,踮起脚尖吻了上去。
直到两人胸腔里的空气全部耗尽,她才细细喘息着,在他耳边挑衅道:“怕你不成?尽管放马过来!”
送走了景阳之后,她直接吩咐红绒替她见管事娘子们,钻进内室睡回笼觉去了。
再说景阳坐车到了金水桥外,背着手慢条斯理地往乾清宫走。路上遇到的大臣都恭恭敬敬地朝他拱手施礼,他也停下来还礼。
除了走路慢了些,和平日里没有任何区别。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直到端王颠颠追了上来,猛然搂住他的脖子:“八哥,你今天怎么也来这么晚?”
景阳双腿打晃,差点没站稳。
他没好气的把端王推开,训斥道:“十弟,你都是要做爹的人,怎么还是这么毛毛躁躁的?”
成婚近三载之后,玉微终于在上个月查出了孕信。
端王非常高兴,忻太妃也暗暗松了口气,一家人都把玉微当宝贝似地捧着,生怕她磕着碰着半点儿。
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端王却还没有从那种骤然当爹的喜悦中走出来,听见景阳提这件事,他立刻就眉眼弯弯地傻笑起来。
“说起这个,弟弟还得感谢八哥。若不是八哥提供的《孕妇养护指南》,我和玉微头一回做爹娘,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见他没注意到自己的异样,景阳悄悄松了口气,笑道:“瞧你这话说的,有太妃看护着,我那本指南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兄弟二人
说说笑笑,一起进了班房等着时辰上朝。
第112章 再开财源今日早朝没什么……
今日早朝没什么大事,圣人也无意拉着大家一起平白耽误功夫,很快就叫散了。
宗亲、勋贵、大臣们陆陆续续出了太和殿,端王本要和景阳一起走的,说是请他喝酒,表达谢意。
景阳却表示有事要禀报圣人,让他自己先回去。
打发走了端王之后,景阳就从太和殿的后门出去,追上了要往后殿换常服的圣人。
他这个时候追过来,圣人立刻就明白,这是有些事不好在朝堂上说,便引着他到侧殿喝茶。
“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圣人问。
“那倒没有。”景阳直言道,“只是五哥昨天说的那件事,我回去当闲话跟王妃说了,经她提醒才想起一件旧事来。”
圣人闻言皱起了眉头,提点道:“不要什么事都和你王妃说,她一个妇道人家,只管相夫教子就是了,外面的事她不必知道。”
“五哥教训得是,臣以后会注意的。”景阳随口答应了,又迅速转移话题,“还是先说正事,这件事很重要,请五哥屏退左右。”
——他们夫妻两个关起门来说什么,圣人还能派人去听墙角不成?何必做无谓的争执?
而圣人已经被他后面那句话引动了心神,抬手示意了一下,今日当值的章拱就无声地行了个礼,带着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退了出去。
景阳立刻说:“不知道五哥还记不记得,当年我和王妃得过一次机缘,在海市买了好几样东西?”
“当然记得,你们家养殖的珍珠,贝母不就是从海市上买回来的?”
还有那副《晴雨图》,自从到了先帝手中之后,就一直是宫中秘宝,半点消息也没传出去过。
不管是先帝还是当今圣人,都利用那副图自证过天命。
景阳此时突然提起,莫非又得能入海市的机缘?
见圣人满脸期待,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景阳心思略转就猜出了他的想法,不由心头哂然。
——都做了皇帝了,还整日想着仙缘,未免也太贪了。
其实这几年,他们夫妻暗中还去过海市,为了掩人耳目还是轮流去的,淘换一些对修行有助益的丹药或宝物。
这些东西只有他们夫妻两个知道,哪怕享受了不少益处的佩瑜,也不知道自己暗中吃喝了什么好东西。
一来是孩子还小,怕她在外面说了嘴。
二就是无论瑶光还是景阳,内心深处都明白:女儿将来长大了之后,会组成自己的家庭,不可能永远和父母一条心。
与其将来亲人之间相互谋算,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什么都不让孩子知道。
对女儿都是如此,又何况是哥哥?
景阳装作什么都没看出来,自顾自地说:“当初献给皇考的那两匹鲛绡,其实是我们夫妻用三百匹织锦,和下凡逛海市的仙女换的。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