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极不情愿,还是打成了双线作战的局面。
且在正面战场上,苍梧还在时不时向重点地域投下道兵。此时卫渊红莲业火已经用尽,只能用笨办法一点一点消灭灰衣道兵,实际上变成了多线作战。
若是换作九国其它国家,甚至是大汤九军在此,在自己后方及重点区域频繁遭遇灰衣道兵重点打击的情况下,战局早就崩溃了。
但青冥部队不仅仅是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前线部队中还有大量从纪国本地选拔出来的战士,这些战士很清楚,现在就是在保卫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故此人人愿意死战。
青冥调过来的部队自不必说,历来知道保卫的是自己的家国。
就算是从西晋和赵国招募过来的流民,此刻也都在纪国之域有了自己田宅,过上了安稳日子,因此也是殊死血战。
卫渊又划设六大战区,等于是将战区主帅的指挥能力也并入了诸界繁华。不光相邻战区能够互相配合,甚至宝芸和晓渔两个最远的战区也都能配合行动。
有众多卓越将领指挥,上百里正面战场上,上百支青冥小部队忽聚忽散,灵动多变。而各个地堡战壕则作为坚固支撑点,限制着敌人的行动范围,让他们每扩大一点活动空间,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就这样,正面战场上双方一直在残酷地互相消耗。青冥和纪军的伤亡维持在一比三,但是每有一名青冥战士阵亡,就还有额外三名灰衣道兵的消耗。
卫渊此时身在关屯新城中,青冥战士与灰衣道兵就在一个街区外激战,而卫渊面对着实时更样把的沙盘地图,始终在权衡。
双方都在比拼耐力,此时卫渊还有从青冥紧急调过来的五十万精锐重装未动,仅将五万道兵摆在北方阻击山民。
现在如果直接将这些精锐投入正面战场,那卫渊有把握大败纪军。问题是,这会不会正是对方在等待的?
仙人可以喜怒无常,但没有蠢货。卫渊可以凭借种种手段让对方误判从而占据优势,但不能假设对方会犯蠢。
青冥此前战无不胜,赵国,西晋都开始抄袭青冥军制,并且大量买入盔甲火枪,当年青冥与巫族雨之国的血战更是举世瞩目。所以卫渊不认为对方会错估青冥真实战力,唯一的可能就是卫渊隐瞒天机见效,让对方错判了青冥
此刻布置在纪国的军力。
而这种错判只能利用一次。例如卫渊以红莲业火摧毁百万道兵,待业力用完,苍梧立刻重新投放道兵,自是看穿了卫渊业力有限的本质。
所以卫渊一直在等待时机,等待着一个能一举奠定胜局的时机。
而此时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摆在面前:山民。
王佛已经暗示得非常明显了,山民隐秘值得两炷清香,而且丝毫不怕卫渊不上钩。
现在山民还在源源不断地到来,数量远远超出卫渊的预期。
原本卫渊根据李治在镇山领的经验,预计此次山民进攻规模撑死也就是百来万,带上一两百巨人,有一两个御景压阵就是极限了,因此只布置了五万道兵。
五万道兵据险而守,以犀利炮火、充足弹药,外加道兵殿加持的防御和再生能力,再有王虎坐镇抵御御景,可以稳稳地挡住山民百万大军。
然而实际到来的山民,仅目前侦测到的就已有三百余万,巨人近千,并且还有仙人坐镇!
衍时仙君的目光已经垂注过来,与山民仙人隔空对峙。但是如此一来,应对苍梧和尊主的力量就明显不足。
赵李仙祖自身还要坐镇赵国,暗中给卫渊点人运,帮助卫渊抵挡些暗手就已经是极限了,无法明着下场。
要不是卫渊以一亿人运斩杀了六妙,现在情况会更加糟糕。
问题是,山民还在不断增兵,恰好就是卫渊两面受敌,兵力最为吃紧的时候!卫渊都不用想,就能知道山民一定是纪国那些仙人引来的。
现在卫渊纪国之域治下有两千余万人,其中还有近两百万不足两岁的孩子。这些人撒下去容易,再收起来就难了。
现在就算卫渊杀光纪军,如果挡不住山民这道洪流,那么这两千万人都会被屠杀,化为食物或是肥料。山民的食谱很广很杂,只要是肉食,都会入他们之口。
山民与鬼车是大族中仅有的两个会食用开智众生的种族,但山民吃得比鬼车更多。
对于纪国勾结山民,引来山民大军一事,卫渊见怪不怪,都已经不愤怒了。
到了仙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