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们带着大军,即将光复河陇、打通长安的重任。
此次若能功成,青史之上,必能留下他们三人的痕迹,唯有一件事。
其实说起来,他和郭昕都想带着大军东征,毕竟这是他们多年来的夙愿,最好是由郭昕来担任统帅。
唯有这个出身郭家、深受朝廷信任的老臣,来主持此次东征,才能减少来自长安的猜忌,以及一些不必要的政治麻烦,便于日后与朝廷的沟通衔接。
但他跟郭昕商议过,最后还是决定,由郭昕留守西域,林昊作为统帅,他则跟着林昊东征。
原因无非有三点,首先在伊犁河谷一战,已充分证明了林昊那超越时代的军事才能,林昊这个西域大都督名正言顺。
其次就是林昊能只身入长安,向陛下请到了援军,就说明了林昊比郭郡王,更加容易获得陛下的信任。
不然,陛下也不会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合并,由林昊担任西域大都督,总揽西域及收复的河西军政。
最后就是他们猜测,或许陛下对郭家,并没有那么信任~!
回归正题,此时的肃州城内,气氛截然不同。
吐蕃守军明显加强了戒备,巡逻队穿梭不息,城头守军数量大增,弥漫着一种紧张的压抑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内那些在吐蕃统治下,挣扎求生的大唐遗民。
绝望与麻木,曾是他们的常态,但近日,各种隐秘的消息如同暗流在坊间涌动。
“听说了吗?王师在西方大破葛逻禄!”
“听说是一位,被陛下册封的西域大都督,用兵如神……!”
“对,还有郭令公的侄儿,郭郡王也一起出征,把葛逻禄打得落花流水!”
“大军如今,已经到了城外了······!”
这些零碎的消息,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他们早已冰冷的心。
麻木的脸上开始出现细微的波动,绝望的眼神深处,重新燃起一丝微弱却顽强的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不敢公开交谈,只能借着擦身而过的瞬间,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心中默默的期盼着大唐王师的到来。
等王师归来,他们的苦日子,或许真的快要到头了!
······
林昊还没有抵达肃州城下,探马就带回来了消息。
“禀大都督,肃州城墙头戒备森严,城头旌旗密布,滚木礌石堆积如山,吐蕃守军兵力也增加了许多。”
杨袭古闻言,眉头微蹙的看向林昊,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说道:
“大都督,肃州乃河西雄镇,城高池深,若是硬攻,我军必然损失不小啊!”
以联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想要打通整个走廊,必然要付出的惨重代价。
从肃州一路东去,甘州、凉州、会州、兰州、渭州,几乎都是要塞坚城。
如果每个城都需硬撼强攻,即便军队士气如虹,只怕打到长安城下,也已折损过半,难以为继。
林昊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