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里的距离,如此短的距离,我们不必担心流寇会截断我大军之米粮供应。
“而即便先锋部队,先遇到流寇攻击,我大军也能快速支援。”
温越思索片刻,微笑道:“便如此言吧。”
……
当天,温越就跟随陈伏涌入开封府拜见河南巡抚李风弦,领了命令,并办理了相关公文。
一日后,温越与河南副总兵陈伏涌一起举行誓师仪式。
出征前,巡抚李风弦带领开封府的所有官员前来送行,还有当地士绅前来犒赏三军,场面十分隆重。
除了留下朝安领着一些辎重兵,留在朱仙镇,保护营地内的粮食和银两外,其余的青牙军全部动身。
陈伏涌也率领他的总兵营全力出动。
其总兵营包括军士和家丁在内,约有两千五百人。
另有近两千民夫负责运送辎重。
人数加在一起过万,算得是气势磅礴。
行军路线是从开封出发,经过蔚氏、禹州,最后到达郏县。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禹州境内。
刺骨的寒风吹打在脸上,让人感到极其霜冻。
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后世的十二月。
而河南这一带的寒冷程度并不亚于京师北方之地。
所以,行进中的军队,许多人把头和脸都裹得密密严实的,用来抵御严寒。
放眼望去,四周荒凉无人。
只剩下残垣断壁和路旁的累累白骨,一路上的景象令人感到凄凉。
刚开始从开封、蔚氏出发还好。
但继续往西走,温越又感受到了当初在顺德府、广宁府等地行军时的那种荒凉感。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旱灾和蝗灾的影响,导致庄稼歉收,百姓生活困苦。
其次,由于流寇的频繁袭击和兵匪的反复清理。
这一带的村庄几乎被摧毁殆尽,很难找到一个幸存的村庄。
能够完善下来的,要么是有着围墙的城市和县城,要么是靠山靠水有着天然保障,还聚集在一起的大村落。
这些地方通常都有坚固的防御设施,如深沟、密林和高墙。
甚至有些寨子的墙壁厚度,不亚于当地的县城和州城。
这些大村大寨,通常是由当地的豪强或大家族建造的。
他们在乱世中寻求自保,经常在流寇、官兵之间来回当墙头草,以维护自己的家族为首要考虑。
河南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