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明末最强钉子户最新章节 > 正文 第442章 关外风采

正文 第442章 关外风采(第3页/共5页)



   
    宋潮就能清晰的感觉到,关外的吃住消耗就远超其他地方。

   
    他们两人稍微打听,结合已知的信息分析,就明白其中的缘由。

   
    原来是从几年前,镇国将军在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开垦分下田地,给予耕牛和种子,免征第一年赋税。

   
    第二年开始,又根据田地面积大小,肥沃程度另外每亩征粮一斗至两斗不等。

   
    要说,这么个征粮法,放在其他地方,百姓早就叫苦不已。

   
    可是在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没有层层剥削,该征多少就征多少。

   
    每家军户征粮完毕之后,还能剩下不少。

   
    这些粮食就被精心保存了下来。

   
    如果是放在其他地方,百姓们会因为各种额外支出,如柴米油盐等,会把保存下来的米粮拿出来交易。

   
    可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的军户,又不同于内地的百姓。

   
    他们家中人人都有参加,这连番战斗下来,每家都有封赏。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阵亡,有伤残的百姓,封赏下来的更多,每月还会发下粮食。

   
    可能是因为想到是乱世,前些年又饿的狠了。

   
    有了银子在手后,许多百姓都将银子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买粮。

   
    很快,关外的米店的存粮就被购买一空。

   
    甚至连其他物品,如柴米油盐等都是供不应求。
   
    价格连番上涨。

   
    看见有利可图,其他地方的商人闻到嗅觉,纷纷来关内开店。

   
    这进一步促进了关内的繁荣。

   
    然而,经过建虏袭扰,兵灾过地,山海关外近处的粮食货物很少。

   
    若是往南过去,天津山东,或是南京等地是有粮米货物。

   
    然而,经过建虏入关此事。

   
    感觉乱世到来,当地的乡绅百姓也自发囤粮囤积货物,不愿拉出去货卖。

   
    至于再往南边的江南等地。

   
    那里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雏形,种植的都是一些经济作物,如丝绸桑树等,很少有愿意种植粮食的。

   
    甚至本省的粮食都要从外地供应,更别说有多余的粮食支援关外了。

   
    如今生活在关外的百姓居民,虽然个个身上有着不少钱财,但却花不出去。

   
    并且物价持续上涨,让百姓们在感觉到生活希望的同时,也觉得生活不易。

   
    通货膨胀!

   
    宋潮两人不知道这个名词,但他们两人能够察觉这繁华局面下的不妥。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则非常考验当权者的能力。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