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各总,各把队的旗手和军官护卫都要进行细微的调整。
但因为时间紧迫,这些还是等大战结束后,回去再说。
对于温越要增加军官职位,众人都是双手赞成。
至于把新来的四千青牙军,以血战后的青牙军为根本补充进去,众人也没有意见。
毕竟血战后的老兵实力就摆在那里。
青牙军军中向来以军功说话,加上这几个月来的操练,新兵早就养成了服从上官命令的思维。
温越一言九鼎之下,根本没人敢反对。
只是唯一麻烦的一点是,军中许多人是从其他地方过来,在中前所和青牙堡扎根的。
宗族、语言、习俗这些不同还好,这些都可以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但是语言方面,是一个大问题。
华夏地大物博,也因为如此,交通不便下,很容易出现隔个十里地就出现不同的方言。
加上教育的不普及,许多百姓一辈子不会官话,只会家乡土语。
这些人说话,或许即便说的很慢,仔细去听,也听不懂。
青牙军的军士们,即便在加入军队后,就要求学习官话。
可官话可以学,但口音难改。
在温越抽调了老兵北上后,新兵训练的时候,都要任命其中有威望,集中一地,口音能互相辨识的人一起训练。
而现在,要打散重新编队,恐怕上官的命令传下来,能不能听懂是个问题。
这也是古代军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般而言,军队的某一部分,都会由同乡人组成,不然光是如何传达命令,就是够让人头疼的。
但重新整编是势在必行的。
温越只能盘算着加强官话语言的训练,让军士们都统一口径。
考虑到整编过后,马上就要出战,新军的武器和盔甲都是问题。
这些新军中火铳兵和长枪兵都有。
火铳和长枪自然是在来前,就配置好了的,弹药也是充足,不用担心。
主要是盔甲数量很少,之前开采的铁料全部都用来打造火铳了,盔甲只有一些老兵身上才有,新兵身上是没有的。
他们穿的是年前发下去的鸳鸯战袄和毛皮军帽。
好在,温越与后金军交战以来,缴获了后金军盔甲七八千副,现在就放在辎重车队上。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