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帝王之道,游艺娱戏
景治十四年,冬十月,岁在戊寅。
帝赵冗居于养心殿。
是夜,有刺客潜入,帝遇害。
彼时帝尸双颊肿起如鼓,掌踝皆穿于剑,其状惨甚。
后经宗人府丶三司勘验,谓日:帝非死于兵刃,乃气杀而崩。
盖刺客行刺间,复以恶言辱骂,激帝愤郁,遂致心脉崩裂,气杀而殒。
殿后侍官丶宫女有匿者,幸免。
其人皆称刺客为猫复仇。
言早年,帝痴长生,命内臣猎玄猫以炼药,故刺客挟怨至。
刺客者,或为猫主,衔恨入宫,直指帝所。
然此皆传闻,未可尽信。
太史公曰:猫者,非彼猫也,实乃天下黔首受虐之徵。帝在位,昏无道,声色虐民,弑兄悖亲,不仁不孝。
玄者,黑也,若云蔽月,天地晦暗难明。
猫者,民之巧喻也。民不堪暴,揭竿弑君,此大雍亡国之由也!
《雍史·皇帝本纪》
同年,雪喉关外。
北襄王朱雍拥北地虎狼出雪喉关,旌旗蔽空,剑锋直至京畿。
北军势如破竹,沿途连破虎拒丶雁翎丶鬼愁三关,余者皆降。
北襄王率军亲征,一路攻城拔寨,待来至古北口时,距离大雍皇城已仅剩二百馀里。
然,天有不测风云。
北襄军势头正胜时,古北口外忽降大雪,接连十日未减分毫。
军师公孙晋年迈体弱,感染风寒,就此卧病不起。
帐中,公孙晋对愁眉不展的朱雍说道:「今大雍气数未尽,天降大雪断我粮道,若长据于此,则我军必败。王不若暂弃南征,率军折返,养精蓄锐,待天时而动。」
一旁,行军主薄吴志远亦拱手谏言:「雍朝民心已失,败亡不过早晚,王可从军师之言,待春种之后,再图南征。」
朱雍幽幽一叹。
常言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大雍皇城近在尺,三军气势正盛,却怎奈天不亡雍......
然,就在朱雍准备下令撤军的当口,营外连日大雪一朝忽止,好大一轮日头化开了往日阴霾。
阳光照进营帐,公孙晋甚以为怪,莫非大雍气数有变,王之天命已至?
正当君臣大眼瞪小眼时,帐外忽有飞军斥候来报,言大雍景兴皇遇刺,如今举朝哀悼。
公孙普闻言大喜,却不料为痰所堵,帐中君臣连呼军医救治,过了好一阵塌上的枯瘦老人才恢复过来。
老人一经恢复,便朝朱雍谏言道:「此乃王天赐良机!帝王崩殆,雍国必行哀礼,一日哭,则十日不朝,这十日便是大雍亡国之期,也是王定鼎天下之机!」
公孙晋倾力抬起手掌言道:「臣今如风中残烛,寿数已到尽时,非药石所医。此乃天时,非人力能违。」
说到此,榻上老臣倾尽馀力握紧朱雍手掌,发自肺腑道:「袁礼误国,今臣将去,唯有一愿,若臣死于大业未成前,还请君谨记一一今宗庙社稷系于君一身,万不可因臣朽骨而废驰朝政,如此臣便是立死于此,也甘九泉。」
同日,又有自称是天师府四方道人之首的孟永贞前来拜会。
孟永贞原是天师府璇玑七子里的大师兄,怎奈门中师兄弟连番罹难,时至今日,璇玑七子仅剩四子,间天师索性便改换七子名头,谓之东青丶南朱丶西白丶北玄四道人。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