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以神通之名 > 正文 第122章 村粮农会

正文 第122章 村粮农会(第2页/共2页)

士兵敬礼中走来,领头者逆着光看不清面容,只见他身穿深绿色军官服,肩章在阳光上微微反光,步伐沉稳自信。

    人还未至,众人已经感受到了对方犹如朝阳一般的气势。

    边防站站长迈入食堂,头顶的阳光消散,一张俊朗坚毅的面容映入所有人眼中。

    他站在所有人面前,身姿挺拔如一座山,那双丹凤眼扫过众人,所有人都不自觉屏住呼吸。

    气势丶气质这些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又确实存在着。

    容貌也有加成,否则古人选官要看容貌了,一张好的脸在第一印象里胜过千言万语。

    「这位边防站站长是个大人物,』

    这一印象烙印在众人心底。

    「各位父老乡亲,欢迎来到蚂蚁岭边屯兵团,我是这里的负责人,陆昭。」

    平静的嗓音传开,声音带着一股莫名的洞穿力。

    赵立志愣了片刻,随后看着那张俊朗的面容。

    初看,只觉得仪表堂堂。

    再看,似乎有些眼熟。

    又看,卧槽这不是陆昭吗?!

    「这不是陆昭吗?」

    群众中有人说出了赵立志心声,随后众人顿时炸开了锅。

    没见过陆昭的向其他人确认,见过的已经站了起来,瞪大眼睛一脸不敢置信。

    在蚂蚁岭辖区,所有人都知道陆昭,也有许多人见过。一方面是长得帅,更重要的是连续三年防汛工作都是他主持的。

    防汛工作具体就是出入各个村子检查河道测算水位丶防范水兽。再深入深山老林,暗渠溶洞,

    去猎杀水兽。

    这些都是最脏最累的活。

    一到了每年七八月份,村子河道里但凡有点异常,村民们都会向边防站摇人。

    而往往到场的都是陆昭,他们能不认识吗?

    赵志立站起来,喊道:「陆昭,是陆昭吧?」

    「是我,赵叔。」

    陆昭点头,随后微微拔高嗓音,道:「既然大家都认识我,那就没必要自我介绍了,不然显得生份。」

    「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解决晒谷场问题。」

    人群的躁动微微被压下,虽然心中有诸多疑问,但陆昭说话他们还是愿意听的。

    如果是陆昭的话,应该能给大家一个都认可的方案。

    一旁张立科眨了眨眼,他寻思昨天可不是这样的。

    自己嗓子都要吼哑了,硬是没一个人听,

    怎麽陆昭简单一句话就都这麽乖了?

    「如今正值汛期关头,本来按照往年惯例稻谷基本都应该晒完了,大家都已经在家里休息。」

    陆昭声音很洪亮,不是大嗓门,更像是一口洪钟,很容易让人听清,也听进去。

    「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大雨提前了一个月,最近刚刚放晴,大家急着晒谷子我能理解。但我们不应该只顾着自己,只想着让自己先晒,应该按照规矩来。」

    话音刚落,立马有一个样貌有些凶悍的人站起来,道:「陆站长,如果不按规矩来呢?」

    「那就去坐牢。」

    陆昭警了一眼他,略带冷意的眼神瞬间震住了他。

    原本市里大人物给他准备的说辞一下子如在喉。

    「边屯兵团拥有对蚂蚁岭辖区所有耕地的徵收权,如有人阻挠丶影响丶破坏徵收,我有权进行抓捕并提起诉讼。」

    群众里也是有坏人的,人民也从来不是指的特定某个人。

    当有人对官僚主义屈从,并破坏人民的生产活动,那他就是走狗一条。客人来了有水喝,狗来了有链子。

    陆昭从来不认为靠话疗能解决问题。

    老师教导的『掺沙子』理论,敌人也可以用相同手段对付自己。

    陆昭不知道在这八十八人里藏了多少沙子,但只要敢冒头,自己这副「钢牙」就敢咬碎。

    发动人民群众不是跪求,人民需要的从来也不是有人求他们,

    一个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群体,如果存在要求他人『跪下』的声音,那只能说明有坏人在混淆视听。

    食堂内,众人禁声。

    陆昭继续说道:「大家的述求是晒完稻谷,交完公粮,回家舒舒服服享受农闲,我说得没有错吧?」

    众人点头,注意力又在一瞬间被拉了过去,

    「这里我提一个解决方法,边屯兵团收编所有粮所,成立一个村粮农会进行统一管理。以后要使用晒谷场与交公粮,直接向村粮农会提交申请,由屯边兵团派车去每个村子运送。」

    「而这个村粮农会所有农民都能加入,都能参与在生产决策中,我会保证让边屯兵团配合村粮农会工作。」

    此话一出,八十八位农民代表们都不淡定了,一时间互相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前一句众人没什麽反应,如果蚂蚁岭辖区农田徵收权归边屯兵团,那麽统一管理很正常。

    所谓村粮农会,也不过是另类的粮所。

    可第二句,性质立马就变了。

    让自己参与到生产决策里?天底下怎麽有这麽好的事情?

    陆昭给众人讨论与冷静的空间。

    村粮农会,这也是老师教导的。

    只不过老师让他去分化收编粮所,用自己的权力成立一个没有编制丶临时性丶的协商组织。

    一方面能避免违规,另一方面也保持了组织的忠心。

    而自己直接从更底层的农民入手,把老师的锦囊妙计反过来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