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1页/共5页)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70-80(第1/20页)

    第 71 章   金屋

    屋中宽敞,且只剩了昭王殿下身旁的位置。

    落座的顾宁熙不曾听出身边人话中的深意。她搓了搓手,只觉得屋中竟不比外面暖和多少。

    陆憬冷着脸让人拿了个手炉进来。

    舒舒服服将小手炉揣在袖中,顾宁熙唇畔不自觉翘起。望云楼是昭王殿下的地盘,今日小聚也不用担心会传出什么闲言碎语。

    桌上备了五六盏瓜果点心,离午膳还早,几人叙些闲话。

    谢谦的话惯来是玄甲军三人中最密的,虽非京城人士,但他消息灵通得很。

    说到这些日子以来京中的谈资,最引人讨论的当然是太子那桩私通妃嫔的秘闻。

    说来也奇怪,分明是内廷中事,不知怎的竟传了出来,朝中有不少官员都陆续知晓。

    太子殿下受了责罚,表面上的名目还是因为私蓄府兵。

    虽事涉东宫,但陛下也牵连其中。昭王殿下在此,在场几人还是小心翼翼绕开了这桩宫廷秘辛。

    顾宁熙捂暖和了手,将鎏金的手炉放在一旁,又喝了口新沏的茶。

    在座之人都相熟,话题聊得轻松随意。然有时候刻意避开什么,反而越容易说漏嘴。

    论及江南物阜民丰,人杰地灵。谢谦忽而想起,传闻中失宠的苏婕妤好像正是出自江南。

    半句话卡在喉间,他尴尬地笑了笑。

    顾宁熙帮着他岔开些话题:“我表兄就去过江南,说那儿十分尊崇读书,重科举教化。”

    这一句对应上了人杰地灵,谢谦本想顺着这个思路接下去,昭王殿下却开口道:“去岁江南官员入京,不正是东宫接管?”

    虽说甚少在后宫经营,但去年在宫中家宴上,陆憬还是见过新入宫的苏婕妤的。

    那会儿苏婕妤正得圣宠,位次排得很靠前。

    觥筹交错间,陆憬也是无意中瞧见皇兄与苏婕妤眼神的交汇。

    大约是喝了数杯酒的缘故,情绪难免外露了一两分。

    同是求而不得,陆憬再熟悉不过。

    苏婕妤和皇兄相识在前,年岁又相仿。他们在驿站相处过一段日子,生出些情意并不奇怪。

    听着昭王殿下话语中的暗示,顾宁熙与谢谦他们不由齐齐张大了嘴。

    原来宫中私通的流言,不是空穴来风啊。

    还得是昭王殿下位置好啊。

    陆憬没有想过要拿此事做文章,但在他看来,皇兄若是对苏婕妤有意,大可以早早求了父皇恩典,何必眼睁睁看着她入宫。

    “尚有机会挽回,有些事没必要压抑在心中,纸又包不住火。”说这话时,陆憬看向了顾宁熙。

    况且也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毕竟都能说给认识区区三载的表兄知晓。

    顾宁熙脑中却仍在盘桓太子殿下和苏婕妤的情事。在他们几人中,除了昭王殿下,她应当是最熟悉东宫的人了。

    没想到啊,一向端方自持、克己守礼的太子殿下,竟然还恋慕过陛下的宠妃。

    真是没想到啊。晚间送走帝王车驾,致清院书房中,谢谦请了林嬷嬷来。

    “王爷。”翌日醒来,早已奉帝命备好的避子汤一直温着。

    药汁入口清苦,顾宁熙蹙了蹙眉饮尽,挑了枚蜜饯压下舌尖的苦意。

    她将空碗放回盘中:“端下去罢。”

    温嬷嬷瞧着心疼,虽说是太医院院正亲自配的避子汤药,可娘娘这样频频喝着难免伤身。

    就算中宫未立,但嫔妃诞育子嗣的先例也不是没有。

    顾宁熙不以为意,陆憬对她仍旧戒备。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她都不在乎。

    她从没有给陆憬生儿育女的打算,日后也是拖累。

    “圆桃,让膳房再做些芙蓉桂花糕来。”她交代道。

    “是,娘娘。”

    芙蓉桂花糕是她近日的心头好。

    叫膳房多备些,午后她若是心情好,就送些去御书房给陆憬。

    “近几回你跟着容妃,可有看出什么不妥?”

    他自然不是无缘无故将林嬷嬷放在顾宁熙身边。

    “未曾。”林嬷嬷一五一十回禀,拣了些好话来提。

    她如此说,加之从徐州回来的暗卫探查无误,谢谦便预备撤回人手。

    虽说对顾氏女的身份仍有芥蒂,但既然陛下心悦,也不是什么大事。

    “嬷嬷似乎很喜欢她?”林嬷嬷言语间的维护,谢谦听得出来。

    林嬷嬷也说不出为何,就是与那姑娘投契。

    “容妃娘娘的生辰在二月里。”她道,“若是小小姐还在,也该有……”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谢谦道:“天色不早了,嬷嬷早些回罢。”

    “是,王爷。”

    林嬷嬷告退,从外间带上了书房的门。

    长夜寂寂,良久,书房中传来一声轻叹。

    回宫的车驾上,顾宁熙晚间吃得太多,此刻有些昏昏欲睡。

    路上没什么要同陆憬说的话,她干脆阖上眼眸睡觉。

    横竖夜里是睡不安稳的,正好补眠。毋庸置疑,天观元年的这个冬日里,京都风头最盛的必定是宣平侯府。

    一月来侯府双喜临门,先是十二月初五顾氏嫡长女出阁,风风光光嫁入齐国公府。而等到十二月二十四,帝后大婚,宣平侯府更是要出一位中宫皇后。

    不同于世人以为的安心备嫁,辞了官职的顾宁熙依旧出入自由,随心所欲。

    宣平侯不敢拘束她,有什么话还得通过孟夫人委婉去传。

    “你这绣的都是什么图样?”

    孟夫人横看竖看,说不出所以然来。

    惯来女儿家出嫁,要亲手给夫婿绣一件东西以表情意。她和侯府最好的绣娘们轮番教导,紧赶慢赶半月,最后只得了这么一件荷包。

    图样都已绣了大半,仍旧看不出是花草还是山水。

    对着母亲和绣娘们的目光,顾宁熙心虚地笑了笑:“明日再继续罢。”

    今日天色晴好,她早就吩咐人备了车驾,要去齐国公府看望阿姊。

    阿姊出嫁十日,熟悉过国公府事务,应当有闲暇见她。

    侯府的马车太过惹眼,顾宁熙有宫中暗卫相随,无需侯府护卫。

    孟夫人放她去了,大姑娘成婚,姊妹二人说些体己话,探讨些夫妻相处之道也是好的。

    她还有几本册子,想着等熙儿出嫁前再交给她不迟。

    昨日收到妹妹的信笺,顾宁婉自然欢喜。

    她先是温言告诉婆母第二日自己有客到访,并未点明是何人。秦夫人含笑应好,嘱咐她好生待客,全权由她作主。

    顾宁熙出门前着了裙装,这一趟拜访并不想惊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70-80(第2/20页)

    太多人,单是来见见她的阿姊。

    顾宁婉一早就命心腹管事去正门外等候妹妹,又另行知会了小姑秦滢。

    甫一踏入阿姊的明瑟院,顾宁熙当先便看到东侧那三间气派的书房,独属于阿姊一人。

    秦滢笑着道:“嫂嫂未嫁进来前,我哥哥就让人准备了。”

    先前在万寿宴上,顾大人与她挑明了身份,又向她致歉。

    秦滢知晓欺君罪名兹事体大,顾大人无需向她解释的。

    数年过去,少女情事也慢慢随云散去。

    顾宁婉在书房中等着妹妹和小姑,四面通顶的黄花梨书架,整整齐齐摆满了书册。

    顾宁熙上下望了许久,阿姊出嫁时,将家中的藏书如数带来。虽说运送不便,但侯府全盘满足了阿姊的心愿,没有多说一字。

    顾宁熙瞧着满屋典籍汗牛充栋,比阿姊在家中的藏书还添了近一倍。

    顾宁婉不便多言,秦滢就替自家兄长解释:“都是我哥哥添置的。他不知道嫂嫂喜欢什么样的书,就都备了些。”

    “还有从前,我记得有一册书,我哥哥跑了整个京都才找到呢。”

    那三卷《河东先生集》,正正就摆在顾宁婉案头。

    顾宁熙有了印象,也笑着看向自家长姊。

    顾宁婉故作镇定,给她们二人添茶。

    齐国公府人口简单,秦夫人是温和端庄的性子,顾宁婉与年岁相仿的小姑相处得不错。

    秦滢的性子已活泼了不少,嫂嫂学识渊博,是哥哥心爱的人,她当然敬着她。

    更何况嫂嫂还是顾大人嫡亲的长姐啊,怎能让她不爱屋及乌。

    从前顾大人对自己的照拂,秦滢一直都铭记于心。

    从前在军中时,她在赶路的车驾上睡去是常事,已经练出了本事。

    今日见过兄长,知道家中一切安好,让她心底轻松不少。马车靠枕柔软舒适,行进平稳,竟真就让她在陆憬身边浅浅睡去。

    身侧人的气息渐渐平稳,陆憬瞧了会儿睡熟的人,取了条薄毯替她盖上。

    靠的近了,他发觉顾宁熙好似比初进宫时还要瘦些,下巴尖尖的。

    她睡着的模样,有几分惹人爱怜。

    方才用晚膳之时,他是难得见她胃口这般好。

    车驾不多时入宫,停到朝宸宫门外。陆憬抱了人下车驾,顾宁熙未动。

    其实甫一停车她便醒了,只由得陆憬抱她。

    沐浴完,床幔之中,她懒洋洋勾了陆憬的脖颈,做些消食之事。

    反正是避不开的,倒不如主动些。

    锦屏阁中围炉煮茶,姚皇后与帝王赏着雪后的景致。

    她笑道:“仁智宫与臣妾初见时大不相同了,工部费了不少心思。”

    尤其是这处花苑,春夏秋冬配合着时令变换,景致各有千秋。

    明德帝对工部办的这桩差事也很是满意,已经嘉奖了经手的官员。

    他回忆起赏赐的名录:“说起来负责花苑的那个孩子,还与你有些渊源。”

    “哦,是何人?”

    明德帝没有卖关子:“就是顾家那位二郎君。”

    姚皇后笑了笑,当然记得孟夫人与顾宁熙:“这孩子年少有为,是个可造之材。”

    听陛下与皇后娘娘的意思,李暨适时道:“听闻此番顾大人就在随驾的队伍中。”

    他一向广结善缘,乐意给宣平侯府的郎君博一个面圣的机会。果然明德帝闻言便道:“正好,传他过来见一见吧。”

    “是。”

    此举正合姚皇后心意,见上一面的目的既已顺水推舟达成,她便不再多言。

    哪知帝王一道口谕传过去,来的却是两人。

    “父皇、母后。”晨光映入瑞和殿中,正门外侍从们行礼如仪。

    午前当值的是瑞和殿另一位何副总管,他躬身道:“太上皇请。”

    李暨扶了太上皇入殿,估摸着祈安此刻大约还睡着,明德帝示意无需太多侍从跟随。

    他从仁智宫中回京,本是想来与祈安商议对诚钰的处置。哪知一进宫门,便听到祈安抱病的消息。

    为人父母哪有不担忧的,李暨上前轻叩了叩门,为太上皇推开了内室门。

    借着午前丰沛的阳光,当先映入太上皇眸中的不是榻上睡着的陆祈安,而是榻旁伏着的一袭绯红色官服的年轻文官。

    太上皇身形不住地摇晃,目光来来回回在睡着的二人间游移。

    这这这这这,成何体统?!

    他挥开李暨要上前搀扶他的手,满目不可置信。他才离京多少日子啊,陆祈安这小子是要反了天不成?

    李暨同样震得魂飞天外,他是知晓陛下迟迟不愿成婚的,万没想到,万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

    单是看那文官的背影,只觉清隽文弱,看不清样貌。

    太上皇隐隐觉得熟悉,脚步微抬,却迟迟不敢上前揭开一切。

    他深呼吸数回,将目光挪开,在触及多宝架上最显眼处摆着的一对木雕时,心如死灰。

    “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在锦屏阁外候召时,顾宁熙还对昭王殿下小声道:“果然人不能惦记什么。”

    她才说今日闲暇,下一刻事情就找上了门。

    陆憬失笑,横竖是与元乐在一处,也不拘做些什么。

    示意他们免了礼数,明德帝看向陆憬,笑道:“你怎么也过来了?”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