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正文 第203章 《驿路改革疏》

正文 第203章 《驿路改革疏》(第1页/共2页)

    第203章 《驿路改革疏》

    杨思忠也麻了。

    他本以为皇帝会责罚他,没想到隆庆皇帝在批准了苏泽的奏疏后,越想越觉得再下西洋这个提议不错。

    自从皇帝将成祖遗诏誊抄在屏风上后,隆庆皇帝法祖之志日益强烈。

    前日兵部又上奏议,东胜棱堡已经修建了四座,大同铸炮厂的火炮也铸造完毕,准备运往棱堡。

    征草原,下南洋,成祖朱棣这辈子,除了靖难之外,就干成这了两件大事。

    要是能在本朝也能完成这两件事,那皇帝岂不是要比肩成祖?

    所以当皇帝看到了迟滞送达的六科和都察院奏疏,却没有想要惩罚杨思忠。

    而紧接着言官开始弹劾杨思忠,通政司这边却没有上疏辩解。

    隆庆皇帝召来内阁次辅高拱,搞清楚了为什麽通政司至今没有正使的原因后,对这些言官更加厌恶。

    明明是你们不干正事,多次否决廷推的名单,才让通政使出缺至今。

    现在反而弹劾上通政司了?

    皇帝乾脆下旨,让内阁和吏部绕过六科,直接廷推通政使人选。

    廷推名单送上去,杨思忠赫然在列,皇帝毫不犹豫的圈了他的名字。

    就这样,杨思忠从通政副使扶正,右通议裴清依次晋升通政副使,通政司的一正一副就这样配齐了。

    杨思忠和裴清双双升迁,但是两人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通政司事多权少,是妥妥的鸡肋衙门。

    杨思忠刚刚被皇帝特批升迁,再上辞呈肯定是不合适了,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

    只是杨思忠刚刚接完圣旨,就见到了他最不想见到的人。

    苏泽手持奏疏走进了通政司。

    ——

    苏泽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虽然不知道杨思忠请假是不是筒子哥发力,才让通政司迟滞了言官的奏疏,但是杨思忠确实帮了自己的忙。

    而这一次「再下西洋」还有惊喜。

    【使用150点威望值,强行通过奏疏。】

    【七个月后,大明舰队再下西洋。】

    【舰队巡游南洋,南洋华人热烈欢迎大明舰队,南洋诸国纷纷朝贡称臣。】

    【舰队抵达满剌加(马六甲),奥斯曼帝国舰队和葡萄牙人为了争夺马六甲,爆发了马六甲海战,两败俱伤。】

    【大明扶持满剌加王,驱逐了葡萄牙人的势力,重新控制满剌加。】

    【大明国祚+6】

    国祚+6!就连苏泽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

    可为什麽奥斯曼的舰队,会出现在南洋?

    苏泽百思不得其解,还以为是自己改变了时间线,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但苏泽并不知道,奥斯曼远征马六甲,这件事在他穿越前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

    为了垄断香料贸易,奥斯曼人和葡萄牙人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

    而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除了这里是南洋最重要的海运枢纽外,也因为马六甲附近有大量香料种植园.

    而满剌加王国本身也属于曼陀罗体系的一部分,它身处南洋,受到大明的影响,向大明朝贡的同时,满剌加王国又是一个信奉某教的国家,同时也向奥斯曼称臣。

    满剌加亡国的时候,国王跑去了大明告状,王子则跑去了奥斯曼帝国。

    所以奥斯曼帝国同样掌握了满剌加王国的「宣称」。

    而这一次,塞利姆二世更是发现了「红茶」这个神奇的东方商品,打通东方贸易航线的想法更加强烈。

    苏泽也没想到,自己提议再下西洋,就撞上了这样的好处,遇到了葡萄牙人和奥斯曼人两败俱伤。

    这样一来,明年就可以再议二下西洋了。

    苏泽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在七月最后一天,他给通政司带来了「惊喜」。

    「《驿路改革疏》?」

    通政司掌管「传达帝命丶通达下情丶关防诸司出入公文丶奏报四方臣民建言丶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

    驿站系统也是通政司控制的,所以苏泽拿出了这份《驿路改革疏》。

    杨思忠看完这份奏疏后,更加头痛了。

    顾名思义,这是一封直指驿站体系改革的奏疏。

    苏泽开宗明义,将驿路的事情提高了一个高度。

    「置邮传命,乃王政之纲;驿路畅通,实国脉所系。」

    苏泽对驿站体系的改革,其实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一是严勘合之制,杜滥索之门。

    苏泽在奏疏中说明,京师附近的驿站,在都察院御史的监督下,已经恢复了原本的秩序。

    驿站接待的人员数量大幅度下降,紧急军情传递的效率大大提高,以往京师附近驿站无关人等占用驿站的情况大幅度改善。

    但是苏泽也在奏疏中说,「通邮远行,也是百姓之需」。

    以往官驿淤塞,一方面是勘合管理不严格,大量闲杂人等占用朝廷资源。

    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京师周围确实有这样的人口流动需要。

    仅仅是将这些人驱逐出官驿,并不能解决问题,他们同样也是大明的子民,露宿街头或者被路匪打劫,那也是大明的子民受害。

    所以苏泽提出要「开办民驿」。

    苏泽建议,在运输业务繁忙的地区,可以由官府开办「递运所」。

    递运所专门负责运输商货,可以招募地方卫所的官兵押运。

    在要紧的官驿边上,也可以建立民驿站,由地方臬司衙门负责管理,民驿站不需要勘合,只需要地方官府开具的身份证明就可以投宿,但是要按照行情交纳住宿钱。

    「递运所」和「民驿站」都采用募役,由衙门择健壮者充马夫丶皂隶,明定工食钱粮,按月支给。

    这两个机构所得收入,扣除运营的费用,利润由臬司衙门把关,贴补给官驿,缓解大明官驿负担大的问题。

    除了这两个改革的办法之外,苏泽还提出了几个重点驿路的建设计划。

    一是在运河沿岸铺设石砌官道,沿途再「快马铺」,漕运的消息可以通过快马快速上报户部,朝廷可以根据漕运的情况及时纾解漕运压力。

    二是在北疆设置军报线,统合北线的驿站,驿站配备军马,遇到紧急军情的时候换马不换人,用最快的速度送达京师。

    三是在云贵也铺设石砌官道,特别是遇到雨季泥泞的时候,这官道也能将云贵的紧急情报送到外面,强化朝廷对西南边疆的控制。

    四是重新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