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弗洛伊德式母子情](肉文)(原创) > 正文 为生女儿找儿子帮忙(上)

正文 为生女儿找儿子帮忙(上)(第1页/共5页)

    作者:千岛凉

    在街头的一家早餐店里,简子晴正在忙碌地翻动煎饼锅。

    这家店是她努力打拼的天地,生意稳定,每天清晨,锅铲与煎台铁板的碰撞声伴随着熟悉的客人问候,店里充满了温暖的灯光与人声,彷佛一切都在这片小小天地中保持着原有的节奏与平和。

    「来,一个煎蛋饼,还要多加点酱。」 熟客阿姨挥手招呼,笑容满面。

    「知道了,阿姨,妳稍等一下嘿。」 简子晴微笑着回应,将煎饼做得更香脆,每个动作都轻松自如。

    忙完了手中的点餐,这才可以把手中的煎铲放下,停直腰感舒展。

    子晴稍微拉伸着双手与腰部,虽然围着围裙,但是胸口那两团大山还是明显的晃动;吸引了周遭的男性顾客,不论大人小孩的注目。

    「总觉得最近更容易腰酸背痛了...是不是最近那个来...又变大了。」

    子晴一手敲打着自己的腰部替自己按摩着,生了两个小孩後他的罩杯从D升级到F,虽然也有些年了,但总觉得腰酸背痛的情况更加明显。

    这算是甜蜜的负担吧。

    在这样繁忙的日常里,简子晴的眼神不自觉地扫过墙上的全家福,目光停留在丈夫和两个儿子的照片上。

    简子晴,33岁,目前在学区内经营一家早餐店,老公曾晋威则是附近国S的体育老师;共同育有二子。

    老大曾柏翰,1E 岁就读国Z 三年级,正在努力准备考学测中,而排行老二的曾柏怀,1B 岁就读老公任职学校的六年级。

    生了两个儿子,也都脱离了最难带的年纪,本应该就是好好把孩子拉把长大;竟然各种育婴福利跟学杂费减免,甚至作为教师的老公那边又有学校而外奖金。

    那些奖金津贴本就没有性别限制,生男生女都能获得一样的福利。

    既然扶养一个孩子不会增加太多负担,倒是子晴心中那份未曾改变的渴望想要去实现:她想要一个女儿。虽然她爱着她的两个儿子,但那个梦想一直深藏在心中;想要有个女儿当作小棉袄可以分享心事,提她买衣服装扮,把人生的经验传承给那个孩子,这个想法时时刻刻提醒她。

    然而,苦於现实的问题,年龄这个要素让她困扰着,三十五岁的她站在生育的边缘,焦虑与不安不断加剧。尽管夫妻之间的亲密接触从未缺席,却始终没有好消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知道自己面临的生育挑战越来越大,这使她无法轻松面对这个问题,或许今年就是最有可能的一年,也是必须要时现的一年。

    她并非是唯一遭遇这个困难的人。

    随着2019年全国生育率降至1.05%,出生人口仅17万,少子化与高龄化问题引起了严重关注。

    随後,RDV-20疫情爆发,影响深远。

    该疫情以高传染力和高致死率着称,且後天突变的病毒导致了人们身上留下更严重的副作用,这极大地冲击了全球出生人口数,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降至6万馀人,远超死亡病例的影响。

    这个对於社会发展的打击,远比该年度因RDV-20带来的近千位死亡案例还要沉重。

    生育困难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普遍问题。

    尽管政府推出了各种生育福利,包括生儿奖金丶育儿津贴等,不过生育障碍的影响深远,染疫过留下副作用的男性与女性,不单单是房事不顺利影响夫妻失和家庭离异,更多的是对於期盼生小孩的年轻夫妻也无疑是一大难题。

    没有确切的不孕病根的治疗和恢复办法,只能人人自危,面对长期的诊疗,让妈妈丶爸爸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虽然说夫妻俩,因为老公作为前线公务员,早期全家获得接种过疫苗的优先名额,即便确诊也是早在突变疫情爆发前,并没有留下後期这些病根,身体早早有了抗体扛过疫情最危险时期後接种疫苗,并没有疫情後遗症这方面的疑虑。

    但在後疫情时待,各种人工受孕的机关如雨後春笋开设,各种优惠发放和方案,甚至为了促进生育率的政府补贴,让许多还却保有生育能力的年轻夫妻们投入了这个增产报国的行列。

    但子晴这个高龄产妇而言,这些措施仍只是一个拚搏的机率,即便没有确诊,但过了黄金生产时期的许多夫妻依然面临巨大的生育压力。

    面对无法解决的病根以及熬过疫情对於传承香火的压力,国内外各种民俗求子偏方纷纷在网路与各大媒体出现,生育诊断诊所络绎不绝外,求子庙宇丶温泉丶宝地涌现人潮。

    子晴尽管她已经育有两子,内心那份希望拥有一个女儿的渴望依旧强烈,知道天赐的机会和唯一的选择都在眼前了,焦急的与丈夫开始重新考虑再度尝试怀孕,尽管她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心中的那份渴望,依然让她充满动力,继续前行。

    「要不然… 试试看医院的IVF?」

    老公曾晋威曾经这麽提过一次。

    那天,他和她坐在一起,看着窗外的阳光洒进来,他的眼神充满了理解和支持。

    「可是,如果那样做,可能会有副作用…,花费远比这些助产的疗程更高。」

    他话音未落,子晴便摇了摇头的否决。

    其实是不想依赖那些冷冰冰的医学方法,虽然她知道这是现代社会常见的选择;但35岁有两个小孩的她不是当前政府在IVF上的补助对象,这方面的补助是更针还对没有小孩的夫妻发放的,他们就必须面对那高额的费用。

    某天,简子晴的高中好闺蜜陈品馨在咖啡店碰面。

    品馨知道子晴这一阵子都在为求得一个女儿而苦恼着,迟迟未果甚至压力大到几次脸上久违的冒痘。

    品馨在闲聊中知道子晴已经在决定是否花钱去做体外受孕的疗程,虽然夫妻俩都有工作,日後也有补助,但这方面的花费甚高,未来要养三个小孩的情况,这种方案势必是在决定放弃跟放手一搏之间的选择。

    知道子晴的为难,品馨这也才敢把自己的妙方告知子晴。

    品馨一脸神秘地凑过来,低声说道:「晴,妳知道有一种叫『处子镇床法』的东西吗?听说能促进生育运气,尤其对年龄较大的女性特别有效。」

    简子晴微微愣住,也些错愕:「处子镇床?这是什麽东西?」

    品馨点点头,一脸妳认真督促仔细听的神情:「这是我外婆家那边的民俗偏方,妳知道结婚要请童男童女压床吧?」

    「这是当然的,我爸妈那麽传统的人,当初结婚妳不是才当我伴娘,当时有什麽礼仪妳会不知道?」子晴没好气的说,总觉得品馨在闹自己,这种常识自己还是有的。「啊不就是一个结婚习俗?连民俗疗法都谈不上吧?」

    比起什麽喝倒立着床法丶体温保持法丶时辰着床推演法,这甚至说不上是偏方,只是迷信。

    品馨没有因为子晴的口气而生气,她知道子晴压力很大,固然也不会如此。

    「那村子有个偏方可是很灵的,就怕妳不信,我就直接跟妳说结果,我那外婆的村子可是出了名的双胞胎村,曾经还上过电视报导的。」

    品馨先是把自己找到的报导照片传了私讯到了子晴的手机。

    报导上有大概12年前和10年前的报纸报导,大概3丶4年前的新闻台网路的存档影片;大概是说双和村是全台双胞胎最多的村子,几乎每年都会有至少3对双胞胎出生,甚至里民办公室获赠了很多地方民政机关的奖牌和匾额就是要张扬这件事情。

    村长对外宣称是在清朝时期曾有道士说此地方是生子宝地,汇聚灵气,长期居住以及喝这了泉水会有机会滋润身子身下双胞胎。

    近年更是在疫情後仍有双胞胎出生,甚至村子年轻一代回来居住让该村子成为连两年全台生育率前三名的村子。

    「怎麽听起来有点玄乎呀?而且这个村长不是说是宝地灵气的作用怎麽妳又扯到镇床。」

    看到新闻虽然听来很扯,但这些统计数据摆在那边,也不多考虑什麽科学数据,只要没有危害,子晴真的是已经对这办法有些心动。

    「那个呀!只是藉口啦。」品馨解释着。「实际上让村子包生子生女的原因是镇床,清朝道士的部份没有造假,最初是村子长年没有生下孩子,路过的道士指点了一二留下了这个偏方,但由於实际内容不管是那时的社会风气难以开口,甚至可能引来挞伐,所以村子上下都是再三要求保密,口径一致对外说是风水宝地的原因,甚至还会要求知道这个偏方的人只能在村子里面尝试。」

    听到这子晴更觉得玄乎,但也替这个闺蜜担心起来。

    「那馨...妳跟我这个外人讲这个没关系吗?」

    「没事啦!我问过有我外婆了,她觉得妳需要的话就跟妳说,只是妳如果不信也不要跟外人说就好了,毕竟这是村子的习俗;不论有没有根据,只要村子的人信他们就会继续流传下去,传出去落人口舌就不太好了。」品馨拍胸哺保证自己没有问题,只是又与子晴约定。

    「这是当然的啦,我们可是好闺蜜...,不过那个镇床什麽的到底是怎样进行,怎麽听来越来越神秘。」子晴切入重点追问。

    「镇床的偏方呢,是要在傍晚时刻,夫妻在指定的方位安排床进行行房,并且找寻1至2名的,大致上是不论处男还是处女,只要是在室的,要他们一起脱光光来镇场,这样就能把阳气或阴气充足整个卧房,之後把气过度给男方或女方,调和行房时的气,并待到夫妻行房玩,这样的仪式能促进夫妻的生育运气,提高受孕机率。」

    她说着,眼中闪过一丝调皮,甚至让子晴怀疑是开玩笑。

    「处子还是童子?要让两个小孩子来坐床?而且还不是过个气运?镇场的意思不就是全程要待在旁边?」

    子晴听到这愣住了,赶紧质疑这个办法。

    「馨...,你说这...这方法有用吗?妳不是在跟我说笑?这可不好玩喔!陈品馨!。」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