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宋综:从秀才宰执天下,指鹿为马 > 正文 第317章 没必要遭那个罪

正文 第317章 没必要遭那个罪(第1页/共2页)

    “好!”

    “就以孙卿所言,选择京西北路为试点。”

    对于孙志高的提议,仁宗并没有任何意见。

    当然了……

    也没有给其余众人,表达意见的机会。

    在众人愣神的过程当中。

    就已经下达了诏令。

    “哈哈哈!”

    “好!”

    “好啊!”

    “想不到侯爷当真能得到官家的鼎力支持。”

    下朝过后。

    三司使的衙门当中,王安石看向孙志高的目光有些复杂。

    对孙志高心生佩服的同时,也有着一股淡淡的嫉妒。

    唉!

    关于田赋的各种问题,自己在万言书当中,早就已经提及。

    可却根本没有得到官家应有的重视。

    可是,换到孙志高这里,就得到仁宗的鼎力支持。

    虽然王安石不是那种容易心理失衡的人。

    可心中,终归是有些不舒服。

    好在结果是好的,虽然官家采纳的不是自己提出的意见,可两人的意见是一致的。

    官家采取了孙志高的意见。

    那不就等于是采取了自己的意见吗??

    都一样……

    都一样的!

    王安石只能如此在心中安慰自己。

    “好了!”

    “介甫兄,还得劳烦你去一趟,将户部尚书请过来。”

    “虽然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可却不能懈怠,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必须得好好商议一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可却不代表接下来过程就变得无比轻松了。

    这丈量土地可是一项覆盖全国大工程。

    孙志高站在三司使衙门的窗前,望着院中那株老槐树,新抽的嫩芽在春风中微微颤动。

    手中紧握着仁宗刚刚批复的诏书,墨迹尚未干透,仿佛还带着御书房里的龙涎香气。

    说实话……

    到现在他也没有明白,自己怎么就稀里糊涂,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自古以来改革变法的人……

    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战国时期的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等。

    使秦国强大,为大一统奠基。

    不过变法触动贵族利益,秦孝公死后,他受贵族诬害。

    秦惠文王猜忌,被以谋反罪名处死,死后还遭车裂。

    连跑路都因为没有秦国身份证而失败。

    而同样的还有战国时期的吴起。

    在楚国全面推行变法,涉及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使楚国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可变法依旧损害旧贵族利益,楚悼王死后,他被射杀。

    还有面前的王安石。

    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决心变法。

    其主张包括聚合民众靠经济,治理经济靠法令,执行法令靠官吏。

    变法有一定积极意义。

    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变法中他遭遇诸多反对和阻力,多次辞去宰相,最终离开政坛,后郁然病逝。

    不过……

    相较之下,这位还算是落得了个好结果。

    这固然同宋朝刑不上士大夫的制度背景有关。

    同样也不可不否认,这位“拗相公”除了平日里不修边幅,上朝时头上虱虫乱飞外。

    还真就找不到可以攻讦的地方。

    而同样的……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以摄政王的身份。

    发动全面变法,以“赋税合一,按亩征银”的一条鞭法为核心,让大明王朝延续数十年。

    可即便是这样的牛人,病逝后一样被抄家。

    “介甫兄,此事非同小可。”

    孙志高转过身,目光闪烁看向王安石。“官家虽已下诏,但真正的难关才刚刚开始。“

    王安石捋了捋胡须,眉头微蹙:侯爷所言极是。”

    “京西北路虽非豪强最为集中之地,各州县官吏与地方大户盘根错节,丈量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