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国二十年了。”白四靠在椅子上,他取下眼镜,有些难受的揉了揉眼睛,桌上的图纸在他眼里成了重影。
一旁的同事看他疲惫的样子就说,“你先歇一歇吧,也不是这几日就紧赶着要。”
白四:“国庆那日,咱们也去看看热闹?”
就是挤不到最前面去,在后面听个响也好。
白四又说:“这回许多外邦人来,那些欧洲人,跟咱们长得可全然不同,若说有一样的祖宗……实在是不敢信。”
同事就乐:“这才哪到哪儿?你可知道非洲,那里的人都是宽眼塌鼻阔嘴,肤黑似碳,只手心脚底是白的,在夜里都找不着,有趣得紧。”
“这不是传言吗?”白四不是很信,“便是欧洲人,也只是惨白了些,怎会有人黑呢?”
同事:“麻逸那边的人不就黑吗?”
白四:“可那是晒的,你看海边的人,便是咱们这边的也黑,那边紫外线强。”
“说不定非洲紫外线也强,这就晒黑了。”同事乐道,“什么时候有非洲人过来,咱们也好好看看究竟有多黑。”
“听说唐时是有的,虽说昆仑奴大多是东南亚人,不过也有被阿拉伯商人贩卖来的黑人,可能是埃及那边的,埃及在哪儿来着?”
寻常日子里工人们是很难有什么乐子的。
运动——除非厂里组织运动会,否则球场里总是只有那么些固定的人在打球。
多数人都是白天上工,晚上回来找个地方与街坊邻居们侃大山,或是到茶馆里点上一杯菊花茶,就五毛钱,然后蹭着听说书,如今的话本多,已经算是工人们的固定消遣了。
自然也有上进的,白天上工,晚上看些专业书籍,等着考技术工。
于是外邦来贺,对工人们来说就是难得的消遣,他们乐于聊聊那些长相古怪的人。
虽说已经与海外通商了好几年,但对海外究竟是什么样,工人们都不知道,报纸上说的那些东西,他们也没个真情实感。
实在是许多工人今年也就二十多岁,他们自幼就没见过什么贵族,更没有体验过饿肚子的日子。
再穷的人家,起码粮食是能吃饱的,也就肉少一些,可只要等他们长大,读过了小学,那么出来干活后,肉是不会缺的。
“哎!你们是年纪小不知道,当年咱们也没比那些蛮子好多少,听我阿大说,他小时候家里连盐都不够吃,野菜都是水煮了就吃,什么时候林子里的野果,野果碾碎了和野菜一起煮,好歹还有点酸味。”
年轻人不耐烦听老工人讲古。
他们只说:“海外的人那样穷,如今已经有不少蛮子在厂里干活了,要是来的蛮子多,岂不是将来咱们的孩子不好找活了?”
“你们不知道,我们厂里的蛮子,那个个都肯干,害!若不是因为汉话说的不好,说不准比咱们都先被提拔呢!”
“我们厂子里有一个蛮子,把家里人都接过来了!”
工人们立刻围过去,个个都好奇:“为何?不是说蛮子拿不到身份凭证吗?!没凭证凭什么接人?”
“那个蛮子聪明呢!”工人撇撇嘴,羡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