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风起明末 > 正文 第520章 日月山河

正文 第520章 日月山河(第2页/共5页)

/>
   
    朱聿键的目光明亮。

   
    “你绝不会倒下。”

   
    “你绝不会失败。”

   
    “华夏,在你的手上,将会再度铸就汉唐的辉煌……”

   
    “不……”

   
    朱聿键略微停顿,随即以一种更加肯定的语气修正道。

   
    “华夏,在你的手上,将会成为踏上一条崭新的道路。”

   
    “而沿着这条路向前走去,天下将会彻底的截然不同,华夏的旌旗,终将飘扬在往昔汉唐极盛之时,都未曾统辖过的、更为辽阔的疆土之上。”

   
    朱聿键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稳稳地伸向陈望。

   
    他坚定的注视着陈望,毫不躲闪陈望投来的锐利目光。

   
    “我不会成为你的阻碍。”

   
    朱聿键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的说道。

   
    “我知道你要走的道路有多么的艰难,我知道你要做的事情影响有多么的重大。”

   
    “朕知前路之艰险,更明此志之宏远。”

   
    朱聿键重新用上了皇帝的自称,郑重道。

   
    陈望同样伸出了手,他凝视着朱聿键坚毅的面容。

   
    他重新的认识了这位不顾律法,在家国危难之际,毅然募兵勤王的唐王,读懂了这位在青史烟云中留下无尽慨叹与遗恨的隆武帝。

   
    陈望的手掌没有落在朱聿键的掌心,而是坚定地越过,握住了朱聿键的小臂。

   
    两支手臂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金辉洒在二人身上,龙纹与蟒纹在光影间交错。

   
    “日月的升起,本就是因为天下之景望。”

   
    “日月的落下,也应当遵从天下之景望。”

    他也知道从北国送来的那一道轻飘飘的,京师陷落,九师尽丧,有多重的分量。

   
    江山的倾覆、国家的沦陷,近在咫尺。

   
    是陈望,硬生生的以只手擎起了大明即将陨落的社稷。

   
    他记得塘报之上所写的一切,他不仅仅看到了扬州之战,那句“万军齐进,鏖战整三十日,大破敌军……”

   
    他也看到了千字塘报之中,那夹杂在其中一行为所有人所忽视的小字:“靖南伯陈望亲冒矢石,临阵决死,擎旗向前,三军为之鼓气,众将决死而景从!”

   
    扬州之战,济宁之役。

   
    靖南军一直是以寡击众,那长长的阵亡名单,那无数从库房之中押解而出的抚恤金银。

   
    都代表着那一场场的战役,有多么的可怖。

   
    国家的倾覆,只在旦夕。

   
    陈望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平剿流寇,不仅仅是击败建奴。

   
    而是……

   
    再造玄黄。

   
    “我明白了……”

   
    再睁开眼时,朱聿键眼眸之后中那深不见底的疲惫与迷茫已然消散殆尽,重归清澈与明亮,

   
    “我明白了。”

   
    陈望脸上的风霜,陈望鬓角的白发,陈望眼眸之中的疲惫,都被朱聿键尽收于眼底。

   
    天下。

   
    这片土地,已经在僵化与沉疴中沉寂得太久了。

   
    天下。

   
    这方山河,已经在固有的轨迹上平静得太久了。

   
    天下。

   
    需要一场彻头彻尾的改变。

   
    也到了不得不破而后立的时候。

   
    而他,朱聿键,并非是那个能够真正改变天下的人。

   
    他是皇帝。

   
    但是,却是大明的皇帝。

   
    大明的皇帝。

   
    除了太祖与成组之外。

   
    早就没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也没有可以改变天下的能力。

   
    大明的皇帝想要推行任何政令,都会在文官集团那看似恭敬、实则坚韧的无形之网中,受到无尽的制衡与掣肘。

   
    任何意图改革的举措,在经历朝堂不断的消磨,地方不断的抵抗,胥吏不断的曲解之后,传到民间时,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

   
    从上至下的改变,在如今根系早已腐烂、躯干早已被蛀空的大明,已经注定无法成功。

   
    大明的朝堂,早就被那些固守利益、庸碌无为的腐儒和既得利益者渗透得百孔千疮,结成了一面密不透风的铁壁。

   
    就算是出了一位雄才大略,天命加身,英明神武的雄主,强行扭转一时的颓势。

   
    但是一位雄主,终究只是能够兴复一世,却难以兴复万世。

   
    如果不改变国家的根基。

   
    终究会迎来人亡政息的那一刻。

   
    一切将会迅速地滑回原有的轨道,甚至崩塌得更加彻底。

   
    终究会重新回到天启、崇祯年间的孱弱。

   
    当胡人的胡笳之声再度凄厉地在神州大地上空呜咽响起之时。

   
    当易子而食、白骨蔽野的人间惨剧再度于大江南北血腥上演之时。

   
    大明。

   
    终究会彻底地消亡,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

   
    而与之一同被埋葬的。

   
    还有属于华夏的天命。

   
    当关外部族的铁蹄,再一次无情地踏破山河,占据了整个华夏故土之后。

   
    他们会敏锐地吸取元朝统治中国近百年的深刻教训。

   
    他们会比元朝做得更加周密,他们会比元朝做得更为彻底,他们会用更精巧的手段来磨灭文明的印记,用更持久的方式来禁锢思想的光芒。

   
    到了那个时候。

   
    华夏。

   
    还真的,会是华夏吗?

   
    昔日发生在华夏的旧事将会重演。

   
    发生在洪武年间南北对立的旧事,在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

   
    北国仅仅失去数百年,北人始不知何谓华夏,以为南人皆为外族。

   
    “诚如你所言。”

   
    朱聿键的声音颤抖,他深吸一口气。

   
    “天下,是时候要做出改变了……也应当做出改变。”

   
    朱聿键看到了陈望的眸光之中的愤怒。

   
    他看着陈望宽阔的肩膀,凝视着陈望蟒衣之上伤痕累累的罩甲。

   
    陈望从一介家丁,成为如今掌控着整个天下权柄的燕国公。

   
    这一路走来,期间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所需要的坚韧与牺牲,实在是太多了,也太重了。

   
    但是陈望,还是走到了他的近前。

   
    不仅仅是他自己一人。

   
    他还带着数以十万计的百战精兵。

   
    带着想要改天换地的决心。

   
    “我有一种预感。”

   
    朱聿键的目光明亮。

   
    “你绝不会倒下。”

   
    “你绝不会失败。”

   
    “华夏,在你的手上,将会再度铸就汉唐的辉煌……”

   
    “不……”

   
    朱聿键略微停顿,随即以一种更加肯定的语气修正道。

   
    “华夏,在你的手上,将会成为踏上一条崭新的道路。”

   
    “而沿着这条路向前走去,天下将会彻底的截然不同,华夏的旌旗,终将飘扬在往昔汉唐极盛之时,都未曾统辖过的、更为辽阔的疆土之上。”

   
    朱聿键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稳稳地伸向陈望。

   
    他坚定的注视着陈望,毫不躲闪陈望投来的锐利目光。

   
    “我不会成为你的阻碍。”

   
    朱聿键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的说道。

   
    “我知道你要走的道路有多么的艰难,我知道你要做的事情影响有多么的重大。”

   
    “朕知前路之艰险,更明此志之宏远。”

   
    朱聿键重新用上了皇帝的自称,郑重道。

   
    陈望同样伸出了手,他凝视着朱聿键坚毅的面容。

   
    他重新的认识了这位不顾律法,在家国危难之际,毅然募兵勤王的唐王,读懂了这位在青史烟云中留下无尽慨叹与遗恨的隆武帝。

   
    陈望的手掌没有落在朱聿键的掌心,而是坚定地越过,握住了朱聿键的小臂。

   
    两支手臂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金辉洒在二人身上,龙纹与蟒纹在光影间交错。

   
    “日月的升起,本就是因为天下之景望。”

   
    “日月的落下,也应当遵从天下之景望。”

    他也知道从北国送来的那一道轻飘飘的,京师陷落,九师尽丧,有多重的分量。

   
    江山的倾覆、国家的沦陷,近在咫尺。

   
    是陈望,硬生生的以只手擎起了大明即将陨落的社稷。

   
    他记得塘报之上所写的一切,他不仅仅看到了扬州之战,那句“万军齐进,鏖战整三十日,大破敌军……”

   
    他也看到了千字塘报之中,那夹杂在其中一行为所有人所忽视的小字:“靖南伯陈望亲冒矢石,临阵决死,擎旗向前,三军为之鼓气,众将决死而景从!”

   
    扬州之战,济宁之役。

   
    靖南军一直是以寡击众,那长长的阵亡名单,那无数从库房之中押解而出的抚恤金银。

   
    都代表着那一场场的战役,有多么的可怖。

   
    国家的倾覆,只在旦夕。

   
    陈望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平剿流寇,不仅仅是击败建奴。

   
    而是……

   
    再造玄黄。

   
    “我明白了……”

   
    再睁开眼时,朱聿键眼眸之后中那深不见底的疲惫与迷茫已然消散殆尽,重归清澈与明亮,

   
    “我明白了。”

   
    陈望脸上的风霜,陈望鬓角的白发,陈望眼眸之中的疲惫,都被朱聿键尽收于眼底。

   
    天下。

   
    这片土地,已经在僵化与沉疴中沉寂得太久了。

   
    天下。

   
    这方山河,已经在固有的轨迹上平静得太久了。

   
    天下。

   
    需要一场彻头彻尾的改变。

   
    也到了不得不破而后立的时候。

   
    而他,朱聿键,并非是那个能够真正改变天下的人。

   
    他是皇帝。

   
    但是,却是大明的皇帝。

   
    大明的皇帝。

   
    除了太祖与成组之外。

   
    早就没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也没有可以改变天下的能力。

   
    大明的皇帝想要推行任何政令,都会在文官集团那看似恭敬、实则坚韧的无形之网中,受到无尽的制衡与掣肘。

   
    任何意图改革的举措,在经历朝堂不断的消磨,地方不断的抵抗,胥吏不断的曲解之后,传到民间时,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

   
    从上至下的改变,在如今根系早已腐烂、躯干早已被蛀空的大明,已经注定无法成功。

   
    大明的朝堂,早就被那些固守利益、庸碌无为的腐儒和既得利益者渗透得百孔千疮,结成了一面密不透风的铁壁。

   
    就算是出了一位雄才大略,天命加身,英明神武的雄主,强行扭转一时的颓势。

   
    但是一位雄主,终究只是能够兴复一世,却难以兴复万世。

   
    如果不改变国家的根基。

   
    终究会迎来人亡政息的那一刻。

   
    一切将会迅速地滑回原有的轨道,甚至崩塌得更加彻底。

   
    终究会重新回到天启、崇祯年间的孱弱。

   
    当胡人的胡笳之声再度凄厉地在神州大地上空呜咽响起之时。

   
    当易子而食、白骨蔽野的人间惨剧再度于大江南北血腥上演之时。

   
    大明。

   
    终究会彻底地消亡,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

   
    而与之一同被埋葬的。

   
    还有属于华夏的天命。

   
    当关外部族的铁蹄,再一次无情地踏破山河,占据了整个华夏故土之后。

   
    他们会敏锐地吸取元朝统治中国近百年的深刻教训。

   
    他们会比元朝做得更加周密,他们会比元朝做得更为彻底,他们会用更精巧的手段来磨灭文明的印记,用更持久的方式来禁锢思想的光芒。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