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乌萨斯以外的势力开始接触一战水平的战斗......不对,一战开场时一个营近千号人只有四挺机枪,到了结束时动辄上千飞机上千坦克数万火炮实施诸兵种协同作战。
话说回来,山地攻坚就是这种操蛋的事情。比如上甘岭,保民军(确信)就是以反斜面坑道为依托,敌炮击结束后快速抢占棱线防御,并引导炮兵打阻拦。若敌军夺取表面阵地,则缩进坑道里叫自己炮兵洗地表再反击。
美军对这套路毫无办法。他们顶着猛烈火力付出很大伤亡后攻下了山头,却啃不动坑道,面对夜间反击又站不住脚。若是继续进攻,先被第二道正斜面的火力压制,又被反斜面坑道口这些相互掩护的火力点侧射倒打。这是一套成熟的战术方法,边境轮战里南边玩的也是这一套,保民军这个发明者投入十倍火力,拿下一个山头也得有一个加强连失去战斗力。
哇弟十五篇 妥协,且
挎着微型冲锋枪的猫猫头Medic面无表情,挨个检查地上的一长溜伤员:“四级伤情。”
“二级伤情。”
“优先处置。”
从战场上送下来的伤员,都被运到了联合行动部队的救护所。来自罗德岛的医疗干员们正想尽办法稳定住这些伤员的伤势。
医疗干员们把伤员穿孔的血管结扎起来阻止进一步出血,然后给伤员输血。伤员数量之多,伤情程度之重,以至于医疗干员根本顾不得输血的注意事项,经常给一个伤员插四根静脉输血管子,四个护理员拼命使劲挤压血袋。伤员往往浑身颤抖甚至抽搐,体温下降,这是快速输入大量冷藏血的反应,但是不这样做,就只好眼看着他流血过多死去。
近卫局的医官对这种粗暴的行为发出惊叫,但无人理睬他。在伤员迅速失血时,救治者们必须分秒必争,跟时间赛跑。这还只是保证伤员的生命体征稳定下来,然后由直升机或车辆将他们转移到罗德岛或龙门上有专业外科医生和设备的医院做最后手术。
尽管医生们忙得团团乱转,但龙门近卫局的警员们似乎卯足了劲想要给他们增加负担——
两个中队在短短二十分钟之内就被人打得死伤过半,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逃了回来。龙门近卫局很蚌埠住。但他们不是怂了,而是急了。从龙虎鬼到一般阿sir都红了眼。不等陈Sir下令,甚至不要炮火支援,底下的警员们已经气急败坏,嗷嗷叫着请战,发动第二次攻势。
又有两个中队冲向高地,这回集中了大量术师。但是很遗憾,这回山顶阵地上的火力,变成了从近卫局警员们一爬出攻击出发阵地就射击。当近卫局警员们从攻击出发阵地的战壕里爬出时,子弹就从上千米外呼啸而来。数人刚刚爬上梯子就被打中,掉回战壕,落在战友身上。
在距离这里一公里有余的地方,乌萨斯机枪手们操作着重型枪架上安装光学瞄准镜的重机枪,有条不紊地打着长点射。于是向战场前进的近卫局警员们便一头撞进无情的弹雨中,接二连三地倒下。
乌萨斯迫击炮不急不慢但精准持续的炮火也呼啸而来。炮弹爆炸后的白烟柱黑沙柱卷动着,在沙土地上升起。而进攻的浪潮就在一群群尘柱里滚动,向前滚去。
近卫局警员们忍受着伤亡,艰难但顽强地前进。但他们之所以能继续前进,更多是因为距离足够远和敌方火力的节制。迫击炮明显在收着打,机枪也是在以精度大过射速的原则审慎射击。
突然间,高地上的机枪火力和远方的迫击炮火都停止了。
龙门近卫局警员们无暇多想,只是加快步伐。当他们这一次刚刚冲到了山脚下,开始爬山时。密集的枪炮声再度响起。
六挺轻重机枪全速射击的子弹呼啸而来,最前方的警员们撞进了无情的弹雨中,一个个像镰刀割麦子般被扫倒;从乌萨斯人的阵地那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