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16节(第1页/共5页)

    陆行舰队在泰拉各国的武装力量中拥有最高的地位;但泰拉的战争远不是一场放在陆地上的海战。除了富集人口和资源的移动城市外,小型移动城镇、村镇乃至各种固定的聚落依然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极度不平衡、发展极度不充分的生产力使得只能徒步赶上几百里路的填线步兵与庞大的陆行舰队同时存在着。

    陆军和舰队,在泰拉至少是两条腿走路的关系,谁都离不开谁。陆军没有舰队的战略机动力、防护力、运输能力和投射火力;舰队规模极为有限,使用也受到成本和自然环境的重重限制。

    保民军至今也没有成建制的陆行舰队出现在战场上;可他们用空中力量对乌萨斯帝国的陆行舰实施日益严重的空中威胁之际,保民军陆军却凭借着全方面的优势反复碾压着乌萨斯帝国陆军。

    技术和工业实力所限,让乌萨斯帝国虽然设想出了大批关于坦克装甲车辆的狂想,但仍无法让绘图板上的线条成批走入现实。能列装的坦克装甲车辆规模极其有限,性能也完全无法满足战场需求,连保民军步兵都未必能欺负得了,更不要说拿到战场上去和整合运动那票圆脑袋五对轮对抗。在能够制造出足够数量的实用化战车来取代之前,乌萨斯帝国都只能继续用骑兵来充当战场机动力量。

    更不幸的是,因为乌萨斯自有国情在此,军事工业方面开发制造的那些单兵反坦克武器重量普遍偏大,除非是防御战,否则让步兵背着那堆危险品和其它装备进行战场机动根本是在拿人命开玩笑。乌萨斯帝国相对而言不那么珍惜人力,可这不是填人就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建立起能在战场上快速机动,并能对坦克装甲车造成威胁的单位,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课题。脑洞大开的高层与形势比人强的基层,都把目光放到了骑兵身上。

    大家的想法说来也很简单:马匹的确是当前最为有效的小型人员输送手段了。那么让骑兵们携带各式反战车武器充当机动反装甲力量有什么不可以?

    上面一拍脑袋,下面就立即开始行动。从接到命令起,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简易反装甲武器就涌入了骑兵单位里。从靠谱的轻型反坦克炮、野战炮,到还算靠谱的反坦克枪与燃烧瓶,再到不怎么靠谱的玩意。

    这些“不怎么靠谱”的玩意中,典型代表作就是“刺突爆雷”,统称刺雷。刺雷由雷身和雷杆两部分组成,雷杆就是一根木棍,雷身呈圆锥形,雷壳由金属制成,以空心聚能装药的形式装填炸药。雷壳圆锥顶端由金属管可插入雷杆,用螺丝进行固定。雷身环形底部装有三颗15公分长的铁钉,可为空心装药破甲弹头提供适合的炸高。

    刺雷的使用方法“很简单”:遇上赤色叛匪的战车后,英勇的帝国军人拔掉保险销,顶着枪林弹雨冲到坦克或装甲车旁,对准铁王八用力捅下去。雷底三根钉子撞上装甲的瞬间,安装在雷身和雷杆连接处的惯性引信在震动和惯性的作用下启动,从而引爆炸药。

    万恶的赤色铁恶魔就此趴窝,勇敢无畏的帝国士兵升格为军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由于一时间赶制不出那么多破甲战斗部,帝国军工部门还推出了简化版:一根木棍帮着一个炸药包,士兵点燃导火索之后挑着炸药包冲过去.......

    总而言之,大量骑兵转职成了机动反战车部队,龙骑兵、胸甲骑兵、猎骑兵、骠骑兵、枪骑兵无一例外。由于时间仓促,他们大多处于转型训练阶段,几支进度比较快的部队正在前往西部战线的路上,被认为训练进度落后的几个骑兵师被编入第三集团军驻防切尔诺伯格。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地完成剩余的训练课程。

    在看过瓦列里提供的有关资料后,囧囧有神的霜星看见了瓦列里那极度凝重的神情。

    他说:“老实说,我选择帮助你们还有一个理由:乌萨斯帝国越早选择认输,死的人就越少。”

    **

    入夜后,圣骏堡市长的豪华府邸中渐渐填满了宾客,这些宾客们都是乌萨斯帝国当今的达官贵人。他们性格各异,职务有别,然而他们却生活在共同的圈子里。今天他们从帝国的不同角落回到首都,将身心投入到这帝国的政治舞台——晚宴的目的也是相同的。

    除了皇帝陛下和忙碌的文官,圣骏堡所有的头面人物都聚集于此。绅士淑女们卖弄风雅的交谈声和吵闹的音乐混杂在一起,其间夹杂着仆役的吆喝声。门口不时传来宾客随行奴仆的高声通报:宣告某个大臣、某个军官、或者某个花大价钱买了个贵族头衔的财主到来。人群有时会因一连串高贵的头衔轻微骚动,但大多数时候报上的名号只能收获漠视甚至轻蔑的嗤笑,因为位高权重的人在这里并不稀缺。直到仆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