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14节(第1页/共5页)

    1.这场乌萨斯内战中正面战场常规力量对决之外,还有着隐蔽战线里的超凡术士的对决。整合运动解放区内近期已经发生多起内卫渗透事件。

    2.乌萨斯的大批新式武器装备,现在已经可以确定,来自......运营中的STC。

    STC!

    合上报告后,康曼德的目光变得灼灼逼人:“怎么说?”

    “在超凡战斗力的问题上,我们就没办法了。这个只能靠领土里的随机刷新和定向培养。这一点还在仰仗人联的阿斯塔特们,我们的情报员们只能作为辅助。”

    捷尔任斯基顿了一顿:“至于乌萨斯工业和科研力量的突然发展,这个方面的敌后工作将由地外兵团主导。我们会协助贵方的行动。”

    乌里扬诺夫接着低声道:“113师决策委员会刚刚向我们发来了通报,点名要求你结束在这里的工作,立刻去阿特拉斯驻红旗城办事处报到。”

    康曼德点着头:“涉及到这些事情,我们那边可一下子就来精神了。正面可就交给您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啊,放心去吧。我会把乌萨斯帝国的血放干的。”

    一个小时后,康曼德坐在了办事处大楼的地下远程会议室中。

    全息投影亮起。113师师长和师政战军士的画面出现在这远程会议室里。连敬礼和问候都省过,师长劈头就问:“以当前的资源投入级别,你认为整合运动有办法结束当前的僵局,夺取乌萨斯全国政权吗?”

    “有。”康曼德利索地回答。

    “你认为有什么可行性较高的方案吗?”

    康曼德盯着已经在半空中显示出来的全息投影乌萨斯区域地图:“有两个并驾齐驱,可行性最高的方案。”

    “要么,是在双方这条东北-西南走向战线的主要方向上,也即主要位于顿河流域的战线西南段上,发起战役级别的大规模进攻,歼灭并消灭顿河流域内云集的帝国军主力集团。帝国政权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最大支柱。

    “要么,是在次要方向下手。在战线的东北段上发起攻击,歼灭当面实力较弱的帝国军集团,随即包抄顿河流域的敌人。”

    师长回答:“这也的确是当前保民军联参,乃至我们师参谋部的主要意见,但很显然,这两点都不具备可行性。”

    确实如此。

    先谈在顿河流域正面突破的问题。技战术优势和武器装备优势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数量劣势,但这也是有极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抵消。当前经过数轮动员后,乌萨斯帝国武装力量的总数已经逼近百万,仅仅在顿河流域就已经集结了超过五十万人。

    而保民军的动员却不急不慢,再加上本来就在可用人口上大大低于帝国政府,保民军在顿河流域的兵力也不过二十八万人。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保民军的战线纹丝不动,甚至还能零敲碎打地缓缓推进,已经榨干了技术和物质优势的全部。贸然实施军事冒险,即使在顿河流域全面击败帝国军,很可能也无法给予对手决定性打击,只能咬住一部分敌人,任由大批敌军逃出生天组织新的防御。

    指望以当前的30万兵力彻底歼灭对手的50万大军,不仅需要达到海量的硬性指标,还需要大量辅助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叠加。认真实施这类计划,说得好听些叫“孤注一掷”,说得难听些叫“赌徒”。

    而在战线东北段上打主意则更像馊主意。为什么这里是次要战线?除了人烟稀少外,这里还密布着乌萨斯北部和东北部的大量山脉,并一路过渡向高原。那里有着陡峭的山体和狭长的山路,被河流、森林所包围,机动领域极为狭小,是整合运动与乌萨斯帝国战线上地形最复杂的地区,被认为不适合大规模军事行动。轻装步兵或许能通过,但成建制的部队、重型装备、辎重车队等单位却难以穿越。一旦攻击被迟滞,很容易陷入后继乏力的困境。即使选择最可行的路线,也依然要穿过上扬斯克、切尔斯基等山脉。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有军事常识者眼中,战线东北段上的地形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