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9节(第1页/共5页)

    PS:1805年9月,随着战略形势的变化,原本分布在法国西海岸的20个法军步兵师、11个骑兵师和286门野战炮放弃渡海征英的计划,转而赶往中欧。在那个道路系统极不完善,依靠马车牛车运送辎重的时代,拿破仑接近二十万的大军在二十多天里从海岸跑到了莱茵河,最远800公里,平均600公里,步骑炮整建制全部到达,然后打出了大胜仗奥斯特里茨。

    这是“排队枪毙”时代的能力!

    所以我总告诫自己,不翻书想当然,那就必然搞出扯几把的玩意;而感觉“我比XX聪明”,那更是最蠢的行为……如果我搞出了这种问题,欢迎大家开喷。

    PS1:小破球2二刷完毕。效果之好,让我坐地铁回忆细节时连着两次坐过了站。显然我这个人就喜欢爱多想、瞎想、乱想,不然不会来写网文。所以我要在这儿聊聊自己想出来的玩意。

    首先,本部剧作水平肉眼可见上了一个档次,特效精细度也是宛如技术爆炸,但最让我吃惊的是,它真的确立了一种科幻审美风格——我曾经在之前的碎碎念里跟大家提过。

    每种科幻流派都有自己的象征性元素,赛博朋克高科技低生活、天网、大公司垄断;太空歌剧有帝国、星舰、天选之子等;废土有荒漠、强盗、破枪烂炮等等。符合该流派特征的作品里必然有这些鲜明的符号。只有能抽象出这种鲜明符号的作品,才能代表一种流派,而这样的流派也只能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状态和创作群体中形成。

    《流浪地球2》完全符合这个条件,整个电影从主题到剧本,再到道具和画面高度和谐,这种和谐感让我们可以把它与任何其他流派的科幻作品区分开。

    比方说,它的道具和特效是严格按照世界观,这种“巨量资源用于流浪地球计划,军事武器和民用产品发展迟滞”的世界观设计和制造的。垂直起降取消主弹舱扩大侧弹舱的“威龙”,用了二十年的191步枪,二十年后的手机与太阳危机出现前的玩意一模一样。

    甚至大家都是太空电梯、宇宙飞船、宇航服、冬眠舱,但他们和好莱坞的东西是有点像,但就是有那么一些区别,好像是我们发展到未来会表现出这样的状态,而不是西方发展到未来的样子,这就是一种风格成型的表现。

    这种风格,我试着将其代表性符号抽象为“集体主义”、“大型工业”、“超级基建”、“全人类合作”、“简洁中稍带粗糙”(这就是我希望描绘出的人联)。

    至于名字……

    刘慈欣说希望努力把科幻写得像纪录片一样真实,那么“科幻纪实主义”,或者说,

    “未来史流派”

    或许不错。

    好吧,没错,我就是为了最后这点醋加更了一章。

    PS2:还欠三更……

   
    第二十八章 出发与庙算 下

    厚重的烟雾充斥室内,让整间帐篷里的所有东西都淹没在缭绕的烟雾中。

    吞云吐雾的老烟枪们围坐在了帐篷里的会议区域,续上一根又一根烟,眼睛里充满血丝,烟灰缸里摞了三层烟头。外面的雪地上总有人团团打转,烟蒂在地上围了一圈又一圈……

    事实证明,不是谁都有背后有着组织支持的穿越者那种对整个世界的心理优势。仅仅是在听见“主动出击”这个词时,原本因激进和保守撕了个昏天暗地,几乎打起来的保民军指挥员们就立刻开始软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