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玄幻小说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正文 第757章 水洼(外)

正文 第757章 水洼(外)(第2页/共5页)

p;
    假设这个恒星系有一颗行星环绕它运行,正好运行通过了朝太阳系的这一面,那么恒星的光芒会被遮挡一点,亮度下降一点点。

   
    多来几次这样的记录,人们只要一对照发现被观测恒星的亮度变化有规律,自然就能推断出这颗行星的轨道周期,进而推断它的质量。

   
    假如这颗行星有大气层,那么反射的光线中各频谱会因大气成分有所变化,如果对观测到的光线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就能知道它大气的大致成分。

   
    这样,即使是100光年外的星系,人们也能通过星星的明暗得到很多信息,即使有偏差也能蒙对一些。

   
    反过来,如果有观察者从遥远的距离上观测太阳系,得到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

   
    太阳系可不止有一颗行星,即使是最粗略的分析,观察着也能判断出太阳系至少同时存在巨行星和类地行星,要是多记录一些周期,慢慢归纳周期,建立数学模型,还能知道这里的巨行星不止一颗,类地行星也不止一颗。

   
    假设这里的观察者也是碳基生物,正好体型与人类差不多,科技树也点的差不多,那么他们就会这样想:

   
    有带大气的类地行星,那说明这里有居住潜力,体积重量适中;

   
    再进一步观察,也许还能发现水存在的证据。

   
    存在可能的生存环境,第二就是资源了。

   
    在星际尘埃聚集一团,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靠近,凝聚后爆发成为恒星后,很多轻重元素会被抛出,聚集形成围绕它运行的行星。

   
    巨行星意味着相当丰富的元素储备,轻重占比肯定都不小,发展的基础也具备了。

   
    对于有远见的观察者,它们会默默在资料库中给太阳系做一个记号,假如它们在未来打算殖民其他星系或者建个中转站之类的地方,太阳系具有多看一眼的价值。

   
    仅仅是多看一眼,太阳系所处在银河系的边缘,而且像它这样的恒星系多到数不清,遥远的观察者并没有过多关注的理由。

   
    银河系的尺度达到了惊人的10万x10万光年,拥有四条彼此间距约4500光年的悬臂,拥有数千亿颗恒星。

   
    假设里面有万分之一的星系可能适合生存,那也是几千万个。

   
    即使银河系有一百万个文明拥有星际航行的能力,一个文明也需要到访数十个星系才能探索完全。

   
    而如果要以人类的历史来做参考,一场星际旅行的时间足够文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照相对论,一艘无限接近光速航行的星际飞船跨越一万光年,飞船上的时间可能才过去几个小时。

   
    十年,就足够发生一场重大的局域性突变,足够诞生一种新科技;

   
    二十年,一项科技就能从实验室中走出应用在每个个体上;

   
    三十年,掌握文明主体的一代人就逐渐完成了替换,新的局势已不可预测;

   
    五十年,旧时代的痕迹已经几乎消失,新人类提出的都将是过去根本无法理解的思想;

   
    一百年,即使是最伟大的政治实体也无法避免冲突,历史必然迎来转折点;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