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正文 第648章 袁容的诧异

正文 第648章 袁容的诧异(第2页/共5页)

方的现代社会风俗,就是老百姓们自己争取抗争来的。

    朱高炽上一世看过许多西方的书籍,有些很认可,有些不太认可,有句话非常喜欢,关于英国专利权,贵族与工匠们的争夺史。

    西方学者给予的评价是,那些不愿意为自己权益抗争的工匠,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并不值得同情。

    这与东方的社会舆论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东方的舆论环境,基本上是对贵族的批判,给予工匠同情,这可能的确助长了一些方向。

    当然。

    朱高炽同时也认为,清朝是扭转这类现象,让人们失去抗争的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如马可波罗的评价,那些亡国之人很可怜与敏感,痛恨可汗的士兵,那么清朝的人难道就没有这样的心理吗,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半相信,一半忐忑。

    朱高炽并不知道他为大明留下的宝贵遗产,能不能被大明的百姓们继承,并发扬下去,因为社会从来不是固定又或者一往无前。

    如历史的长河,不进则退才是正常的现象。

    朱高炽只能夯实基础。

    现在就是他新提出来的,对于大明律的改革,更加的细致化的法律制定。

    “但是商人们的破坏力,相信在座的诸位,通过高丽的社会现象,有了清楚的判断,压制商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不压制更对老百姓们会带来破坏,属于农业上的土地兼并一样的性质。”

    “那么不能引导商业为社会与老百姓带来正确的效果,这会是亡国,甚至亡天下的根源。”

    “天下很大,大明至今没有探索到尽头,商业不能被禁止,因为禁止了商业,别的地区也会有商业,不进则退,带来的就是落后。”

    “并且大明商人们在海外,的确促进了国内的生产力,带来了国内需要的资源,以及为大明扩张了势力范围,起到了诸多的功效,是不可否认的。”

    人们听着太子殿下的讲话,纷纷记了下来。

    这些年来人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太子殿下的语录,有时候无法让人理解,可未来的事实,又证明了太子殿下的先见之明。

    “古代权贵,地方上所有都是他的财产,包括人口,所以唐以前,出名的是酷吏,而贪官在史料记载的较少,唯宋以来,贪官的比例增加,是权利的普及下放导致的,从另外的角度而言,也是一种文明的进步。”

    朱高炽平静的说道。

    “嘶。”

    有人忍不住惊讶了,太子殿下的话语,常常能让人深思。

    朱高炽的确是这么认为的。

    什么叫世家阀门。

    他们不用贪,因为土地上本来都是他们的。

    犹如马。

    给他一个大官做,哪怕能让他的资产增加百分之一,他甚至可以不要钱,并且拿出部分的资金倒贴衙门。

    但是宋以后,官员们不行了,他们只能把社会资料运转中转移部分财富给自己,回到家乡铺桥修路资学,就能让乡绅们得意一辈子。

    那么在唐以前,土地上的人口和财富,本身就是世家阀门的,两者的生产关系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宋朝时期,制定的法律,在财产保护上有了普及和明确的规定,是天下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出台保护私人财产的朝代。”

    “前元破坏了宋朝发展的文明,以至于全方面的倒退,大明律继承宋制,可在许多的方面,因为当时没有达到宋朝的经济水平与社会风俗,是有很多不足的。”

    “现在的大明律,要学习宋朝时期的财产保护制度,具备鲜明的时代特点。”

    “各类法律条文规定继续完善,更具有开明性,例如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立法者从各个方面保障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

    “如今随着大明社会的经济发展,百姓们的财富增长,此类的需求越发的旺盛,大明朝廷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