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正文 第628章 流放的地方

正文 第628章 流放的地方(第1页/共2页)

    loadAdv(2, 0);

    第628章 流放的地方

    学者需要读书的天赋,做生意需要聪慧的头脑,且主动性强的行动力等等,工厂大量的招聘工人,小农户开始破产。

    想要改变自身的阶级,对于普通人而言,二十年如一日的提升军户的社会地位,从民户改为军户已经是普通人最容易的道路。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由军民联合部,工民联合部等多部门合作,地方上卫所和官府的支持,每年长期的按计划民转军。

    陕西庆阳府安边所。

    卫司衙门。

    如常的一天。

    衙门口的告示处,张贴的旧公文上,写着警告书。

    各家各户养羊数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没有获得允许的百姓,不允许养超过十头以上的羊等等。

    作为中原文明的源头之一。

    陕西原本是肥沃的。

    就如后世京城的沙尘暴不一定来自本地一样的道理。

    自从唐朝衰败,西域失控,加上当时的地球气温上升,当地人口激增,导致过度放牧,让草原和绿洲被破坏,使得土地逐渐失去了生机,一直向内延伸。

    乃至元朝建立,毁田亩改牧场的国策,促进了这个衰败的过程。

    生态的破坏很容易。

    可是恢复就很难了,哪怕以后世的科技条件都不容易。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也是重要的原因。

    恢复水利灌溉,兴建沟渠蓄水的多年来,陕西还在控制养殖数量,大片井制度在陕西施行的最严格,比北平都要严格。

    与北平不同的是,陕西甚至会分给军户每户一百五十亩的土地。

    但是呢。

    又规定每户军户不得养殖更多的羊。

    根据朝廷的规划,陕西并不会大力发展畜牧业,荒地控制住,把平原绿地改成田亩种种措施,就算是这样,靠着人均资源的优势,陕西的百姓们,总体上的经济提升了。

    陕西很大。

    有山有盐地有洼地等,所以贫民很多。

    一名司务在茶房看了今日的报纸,与同僚们说笑一番,去食堂用过早饭,随后惬意的回到自己的公房里,公房的布置很简单。

    受时代和舆论的影响。

    大明的衙门并不辉煌,没有人愿意提出改变衙门。

    不光讨不到好,还容易坏了自己的名声。

    所以陕西与别的行省一样,最好的建筑是府学和州学,办学校是人人都会竖大拇指,官员们最容易到手的政绩,也容易获得通过。

    公房的案台上,堆积了不少的公文。

    司务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太阳已经升到半空,司务才拿起公文。

    此时。

    两名飞鱼服和两名黑色长衫的公差进入了卫司衙门。

    卫司的指挥使沉着脸。

    看来他已经收到了通知,其余的官吏们不再说话,内心猜测是谁?

    很快。

    几人闯入了司务的公房,不给他多余的时间,控制住他后,开始搜检他的公房,任何公文都没有放过,还有一路直奔他的家中。

    最后在他的二弟家院内的槐树下,挖出了一个木箱子,里面装了数万元的粮票,惊呆了陕西的官场。

    不是因为数万元的赃款,而是一名小小的卫所司务,凭什么贪到了数万元的粮票?如此捞钱的本事,让人自叹不如。

    北平行省地区,几千户的军户子弟分家后,向他们当地的卫所报道,卫所把名单上交给卫司衙门,卫司衙门上交给都司,都司衙门送去给五军都督府。

    这类子弟是核心的一批。

    原广东都指挥使司佥事乔成,现军民联合部的提举,与内阁的解缙,商议今年的移民工程。

    前些年解缙负责全国清丈田亩,获得了成功,回到了朝廷。

    “用好这批核心的子弟,是当务之急。”

    解缙严肃的说道。

    民户转成了军户,但也只是户籍上的转变,相比于原来的军户们,新军户们并不懂兵戈,在军事组织的素质上有不小的差距。

    不说这些年来军户的变化,哪怕是太祖皇帝时期,军户们也要定期参加训练,各地的训练程度虽有不同,有的地方严格,有的地方散漫,可到底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无论是撒马尔罕地区还是南洋地区,虽然移民们会被安顿在核心区域,危险并不大,可到底不如内地的环境,那么这些老军户子弟的带领下,新的居民点会具备更高的军事能力。

    乔成点了点头,笑道:“阁老请放心,军民联合部负责移民事务多年,并不会出差错的。”

    “那就好,不出问题则好,出了问题,就算我为你说话,也难以向太子殿下交差。”解缙敲打道。

    轰轰烈烈的内部监督运动,不少的部门受到影响。

    解缙刚回到朝堂,不希望自己受到牵连。

    没有人可以当孤家寡人。

    做事情需要自己人。

    没有自己人的支持,事情做不成。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后世的美国也是如此,新的负责人登位后,会把自己的人提拔上重要的岗位,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没有区别。

    美国每位负责人的上位,都有一批高官换新人。

    大到国家,小到公司。

    新的经理,必定会培养自己的亲信。

    随后。

    解缙前往了内阁,见到了朱高炽。

    朱高炽的案台上,同样有几份报纸,还有朝廷的邸报。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新闻一词,并不是后世才有的词语。

    邸报是不许外传的。

    不过呢,官员有自己的亲信,身边有跑腿,有管家,有子弟,有亲朋,所以除了老百姓外,能看到邸报的人,并不只有官员。

    那么朱高炽创办的报纸,就是面对所有群体的文抄。

    相比较邸报,报纸更受老百姓们的欢迎。

    技术报的刊发较少。

    时政报是每个衙门和单位,以及民间商行都会订阅的报纸。

    社会报,生活报、杂报,北平地方报,应天府京报,经济报等,则有各自的订阅群体。

    朱高炽看得时政报,上面刊登了陕西的贪腐之事。

    解缙不敢慢待。

    陕西的事情,虽然是卫司衙门出来事,其实呢,军民联合部也有不少的问题,只是不如那名司务惊人,所以反倒显得不那么严重了。

    戴德彝和景清这些人,一点也不顾忌官府的脸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