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高炽的声望无以复加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高炽的声望无以复加(第2页/共2页)

,叫做半永久增长。

    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一直都是处于第一阶梯的,哪怕在后世也是如此。

    “调研司接下来的主要方向,以调查北平全社会,农业人口,工业人口,卫所军户,工厂军籍工人为主。”

    朱高炽吩咐道。

    调研司管事连连点头。

    “后面的内容,等我看完后,我会让人找你来。”

    听到这里,调研司管事知道自己可以离开了,拱手行礼后,离开了朱高炽的办公室。

    过了三日。

    朱高炽招来周世丰,蔡文,徐宁,马林等人,提出了一项新的计划,向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合作对象,发农业补贴。

    军户经济合作社的规模,包含了三万户军户。

    “为了提高军户合作社,广大合作军户的利益,中华重工应该给予每户,根据相应情况补贴的原则。”

    听到小王爷新的要求,众人一头雾水,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原由。

    “例如最基础的,一户养三头猪的军户,可以补贴价值五钱银子的粮票,按照这个基础来施行。”

    按照这个方法,中华重工要补贴至少两万多两银子出去。

    两万两银子很多。

    古云万贯家产,形容家产极其丰厚的人。

    一两银子等于一贯,一万两就是一万贯,那么可以等同马云。

    也就是要为这些军户,补贴两个多的马云出去。

    当然,换算不是这么简单,只是一个形容而已,当不得准确。

    再简单的说。

    就是变相的家电下乡。

    中华重工许多的项目,例如三省铁道计划,耗费的资源以千万计算,对比区区两三万两银子,显得杯水车薪。

    但其中的性价比是不同的。

    中华重工这回拿出的是真金白银。

    朱高炽如此想到,却又突然觉得不太准确,又不能这么说,应该是粮票。

    粮票虽然等价白银,也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兑换原理。

    总之。

    这是建立在调研司的报告上,朱高炽制定出的规划,也算是让农业人口,享受工业发展红利的手段。

    还可以说是均衡贫富差距。

    其中蕴含了许多的理论,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那么眼前的这批人。

    哪怕如周世丰,也不太理解小王爷的想法。

    他甚至认为,难道是小王爷出钱买人心的意思吗?

    明明不是这个理论,可按照这个道理讲,偏偏还又说得过去,是这个事实。

    总之。

    在朱高炽的要求下,几大部门合作,通过合计后,军户经济合作社,向合作的军户下达了这个通知。

    一两银子啊。

    白得的。

    中华重工工人,一个月的工钱,谁不愿意?谁不高兴?

    确认无疑后,军户掀起了高潮,人们纷纷夸赞中华重工,盛赞小王爷仁义。

    价值一两银子的粮票,许多人没有存起来,而是兴致高昂的进城,去城中的供销社购买商品。

    北平这些年来,军户的地位提高的太快了,令许多人应接不暇。

    北平大剧院军人救人牺牲的新戏,开始在各地巡演,刚好军户经济合作社社,又发生了向军户发补贴银子的事。

    一时之间。

    军户成为了香馍馍。

    迎娶军户家的女儿,把自家女儿嫁给军户,已经成为了普通百姓愿意的事情。

    当年歧视军户的风气,在北平已经荡然无存。

    这种社会地位的提高是看得见的,很多人心中感激小王爷,不光是感激小王爷带来的好的生活,更感谢小王爷抬高了他们。

    王府中。

    朱棣让朱高炽明早去见他,朱棣知道朱高炽每天早出晚归,所以没有让朱高炽从总部赶回来。

    第二日一早。

    朱高炽带着妻子郭彩莲,来问安燕王夫妇。

    “老大,你这是银子多的没地方花了,所以开始撒钱了呀。”朱棣笑呵呵的打趣。

    郭彩莲崇拜的望向自己的丈夫。

    朱高炽在北平的名声,已经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各家女眷来世子府,都会向郭彩莲诉说。

    朱高炽嘴角露出笑容。

    计划经济调控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是为了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在后世恶劣的竞争环境,和外部的打压下,这种模式面对极大的挑战。

    但这是大明。

    这种高等级的社会模式,正是最有利土壤的时代,因为有他这个舵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