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道顶天立地的虚影,以及他所彰显的道理,却是依旧铭刻在了这片九州之上,未曾消弭。
被诸子,被百家流派,被门下弟子,恭称一声夫子的儒衫中年人,闹出了好大一番动静!
但实则原因。
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于桑榆树下,给门下的数十弟子,临时讲了一场道而已。
待到天地感悟,加诸于身,异象暂时消散后,夫子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中,似有所悟。
而这株普通的榆树下,随侍于他的一众弟子,察觉方才异象,面上尽都是兴奋之色,更有人站起身来,手舞足蹈,开怀大笑。
最前方,最早跟随于夫子的弟子,也免不得激动,其中一颜姓学者,兴奋便起身道:
“夫子,你悟到了?”
就在方才,就在方才!
眼前的夫子,见昨日天降流火,今日心神有感,为他们这些门徒们,讲述了一场名为天下大同的授课。
本不过是榆树下,平平无奇的一场讲道。
可...却引得天地交感,齐地震动!
眼前一众听道之人,都是百家之中,儒之一脉的大学者。
能随行于夫子身畔,这些人放在外界,那都是可以为一地学宫讲师的存在!
其中为首,最为杰出的弟子,甚至也达到了布道一方,讲经授课的诸子之境,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听到下首弟子相问,夫子回神,含笑颔首,便应道:
“悟到了些许。”
“天下大同么...”
他的眸中,闪过了些许深思。
周游列国,着书四经,诗书礼乐。
本是为开化而去,叫得芸芸众生的凡民们,有启蒙的机会。
夫子本以为,只要这样,就总会有机会将这个世界,慢慢改变。
可...
寻访列国,再回齐地,未至稷下,不过于这桑榆树下讲了一场学而已。
脑海中浮现的一幕幕景,却叫他无法正视自己的学说。
周天子居于镐京,分封四方,王、公、卿、士...
这以神血为根基,而奠定的贵族阶级,虽有的地方表面上因他与弟子的实力,表达了所谓的欢迎。
但实则,夫子却看到了他们眼底的不屑。
齐地的神血之王,那位垂垂老矣的姜齐之主,力排众议建立了稷下。
但那位究竟是为了什么?
神血之王们,想要再进一步,唯一的途径就是吞并七国,亦或者覆灭了周,不然他们神血之中蕴藏的能量,便已经走到了极限。
那位的心思,也未必单纯。
至于稷下。
稷下就好像是圣地,在齐地超然物外,是从凡民之中脱颖而出的学宫,但归根结底,吸纳的也是有知识的人。
他们的学说,都是以探寻前路为基,为了改变这个时代的。
但学说有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