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 > 正文 第150章 第 150 章

正文 第150章 第 150 章(第1页/共5页)

    太后与沦为罪臣的颍阴侯谈了什么, 除了大长秋无人知晓。

    接下来,她又召见了建成侯吕释之,建成侯离宫的时候, 脚步是沉重的,不知为何, 又带了一丝轻快,最后,建成侯回望一眼椒房殿,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自言自语:“大哥,我对不住你。英儿的余生,你不必牵挂,她和产儿不一样……”

    很快, 忙碌了一天一夜的丞相府,将战功核对完毕, 拟定好了封赏规制,呈与天子、太后阅览, 只不过递去未央宫的那份,始终没能到达主人手中。

    刘盈目光恍惚中透着平静, 示意内侍将奏疏放下。

    不论是皇后的言语, 还是梁王卫队立功的消息, 都让他的决心更为坚定:“且收着吧。等明日朝会再与众卿议论……”

    内侍扑通一声拜了下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忽然间, 刘盈问他:“以后,你是要跟我走,还是在留在宫中?”

    内侍匍匐在地:“……奴婢一辈子待在陛下身边。”

    ……

    天子回宫的消息渐渐地再瞒不住人, 可一封封奏疏递上, 未央宫却始终没有动静。

    这时候, 就算再迟钝的臣子,也察觉到不对了。

    难不成陛下和太后闹别扭了?

    有人小心地猜测着,潜意识里竟有些……习以为常。

    有人不期然想起宗庙之前,罪臣奏请皇帝亲政的一幕幕,罪臣们胆敢如此,未尝没有陛下前往沛县而不在长安的缘故。可若是真正因此惹来太后猜忌,母子失和……他们不敢再深想下去,在心中将罪臣痛骂了个狗血淋头,按捺住油然而生的不安。

    在他们之上,三公九卿与位高的彻侯们,当下忙得脚不沾地,至于陛下的异常,恐怕等明日的大朝会,才能察觉一二了。

    就这样喜忧交织,今夜又是不安稳的一觉。

    第二天,堪比朔望朝的大朝会正式正式开启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宫门口的大道上,羊车牛车鱼贯前行,更多的是马车。大汉刚立国时,皇帝找不出几匹颜色相同的骏马,故而只能用牛车替代的往事再也寻不见了——尽管那些宗庙作乱的罪臣嚷嚷着女主乱政,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太后主政以来,推崇黄老,颁布的种种律令,让如今的大汉富裕了很多。

    韩彭二人引发的震荡已经过去,今日的大朝会为何而开,没有人不知晓。众人的表情,是如出一辙的喜气洋洋,包括一些赋闲的彻侯勋贵,能来的都来了,他们有欢喜,有复杂,有盘算,但不管是谁,都想见证封赏的诞生。

    首先是韩信。

    因为情况特殊,丞相拟定的时候,麾下属臣发生了极为激烈的争论。有人期望重现威名赫赫的淮阴侯,继承往日的战功,叫匈奴闻之逃窜;更多人反对此事,要知道韩信曾经当过齐王楚王,淮阴侯乃是被先帝贬谪的封号……

    丞相曹参看他们争来争去,难得拍板了一回,慢悠悠地道:“不如叫‘襄’。”

    厅堂安静了一瞬,襄啊……

    这是一个古字了,源远流长,原意为解衣而耕,而今可以引申为解衣而战,辅佐天子。有事也把它写作“攘”——齐桓公襄王攘夷,成就五霸之名,从此之后,不论王权如何变更,世道如何纷乱,排斥夷狄,乃是刻在每个君主心头的共识。

    丞相不愧是丞相,当即有人冒出这个念头。

    最后奏疏上拟定的,就是“襄侯”。

    接下来讨论的是彭越,一位长史从“襄”字得到了灵感,脱口而出:“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念的是《诗经·出车》篇,他高兴地问:“维棘侯如何?”

    曹参十分满意这个称号,把它写进了奏疏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